來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
帶著各自不同的成長背景、語言習慣,
因緣際會匯聚一起,
短暫相逢后,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一、謹慎對人進行評價
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承擔著至少一個身份。工作中,可能既是上司又是下屬;家庭中,可能既是伴侶,又是子女.......每個身份對應的職責不同,角度不對,視野也不盡相同。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
某天受到刺激,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里,遺忘了之前答應的事情,結果被人評價:你這人怎么這么不靠譜,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外出覓食,沒有叫上其他伙伴,被評價:你太自私,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
(此處只想放帶著what表情的黑人圖片~)
這些都是非常小非常小的細節,僅僅憑這些細節就武斷的斷定一個人的品性?
就事論事,說這個事情可以改進的地方,而不是對人的品性進行評價。
二、以最大的惡意揣度自己說出的話
這里想表達的意思是,請用你能想到的最壞的惡意去揣測你說出的每一句話。
在溝通中,除了特定的目的,就是為了傷害你之類的惡意目的外,基本都是期待彼此的關系能更加緊密,氛圍能夠更融洽,愉悅彼此,或者是事情能順利推進,有效開展。
基于這樣的目的,不要求溝通中口吐蓮花,但也有著起碼的底線,這個底線是不要傷害他人。
總有這樣的人這般想:我只是心直口快,大家都知道我沒有惡意的。誰讓XX敏感,玻璃心。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同樣一句話,放在樂觀開朗的A身上,嬉笑怒罵就過去了;放在悲觀敏感的B身上,她的感受和理解又大相徑庭。
或者,當下沒有覺察,事后發現情況不對,趕緊出來道歉。嗯,借道明寺一句話:“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嘛!”等待傷害造成,很多事情可能就無法挽回了。
所以,可說可不說的話,就不要說了吧~大多時候,你說什么不重要,對方聽到什么才重要。
三、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按鈕
一個企業,一個溫柔好脾氣的姑娘,某天,和同事起了爭執。原因是同事邀請姑娘在公司例會上分享近期收獲。姑娘本就恐懼逃避著公開發言,同事略帶強迫的口吻更是激起內心極大的不滿、憤怒和委屈。她的情緒脫口而出。
我很困惑,一個好脾氣的姑娘,平時被黑被損總能一笑而過,這個事件里什么原因竟然讓她爆發出來了?
后來和永澄老師聊天后才知道了一個詞語:未完成的情緒體驗。
在過去的某個時刻,發生了一些事情給不成熟的自己留下了一些不開心的、不好的回憶、情緒、傷口。隨著時間流逝,傷口結痂,時間久遠到于連自己都忘記了,曾經在這個地方受過傷。依然瀟灑地仗劍走天涯。
但是事情并沒有過去,它深入到你的潛意識,變成一個情緒按鈕。行走世間,總會有人不經意地觸碰到這個按鈕。好可憐,這個粗心的人淪為了炮灰;好難過,面目猙獰的樣子竟然被發現了;好憂傷,竟然沒有人發現按鈕,任其愈發敏感。
當反常的舉動發生時,當按鈕被發現時,責備、失措、焦慮都是需要包容和接受的。找一個單獨的空間,只有自己,回想過往種種,問問內心脆弱的自己,曾經被掩蓋被中斷的事情是什么,腦海中細細還原當時的景象,讓中斷的故事完整發生,給曾經被中斷的情緒一個渠道紓解。
慢慢地,身上的按鈕越來越少,越來越失靈,直到痊愈。
人生本就苦難重重,在不斷升級打怪的路上,總有各種幺蛾子出現讓人措手不及。照顧他人時,多一些善良,口吐蓮花,就事論事;照顧自己時,多一些憐憫,和平相處,擁抱小我。
我是李敏嘉,一只走在自我成長路上的新手運營喵。在這里,我想和您分享我的運營心得&個人成長歷程。
如果其中的干貨對您有一些些幫助,其中某個細節觸動了您,您可以點贊、轉發、打賞。
感謝您用這幾分鐘的生命讓我們之間產生了聯結。
das Sein zum Tode。
向死而生。
--- By 海德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