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用了一個很科幻、很懸疑、又很繞的故事來講述家暴。無恥的劇透一下,就是黃渤扮演的作家在消除記憶的過程中,卷入到了一場案件中,兇手就是幾場家暴事件的見證者,黃渤配合警察抽絲剝繭般梳理案情,最后將兇手繩之以法(劇透的很不及格,是不是)。
家暴,在廣場舞還未興起的從前,是街頭巷尾的大媽們最愛討論的話題之一。談起家暴,人們想到的主要還是肉體的暴力傷害(SM不算),施暴者從一開始的有所顧忌,心手矛盾,到越打越順手,根本停不下來,以至于吵架時不打老婆或老公(女施暴者也是有的)一頓就好像意猶未盡,如鯁在喉一般。
很多受害者,尤其是中國的女性,受傳統男尊女卑觀念的影響,在第一次被施暴的時候,認為對方只是一時失控,冷靜下來后會加倍疼自己的。想不到的是,施暴者打上了癮,真的加倍疼了。受害者不愿意選擇離開,主要是對未來生活的不自信,對自己生活能力的不自信,歸根結底還是缺少安全感,于是在肉體的疼痛減輕后,就會重新對家庭的溫暖和愛有所希冀。不愿意離開的受害者,往往相信善良存在,相信自己忍忍就都會過去,想去顧全大局,同時又害怕著下次會變本加厲,對施暴者產生恐懼,以致于心里不斷糾結矛盾,進而扭曲變形。
詳情可參考《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有一個女同事,結婚前覺得老公比較通情達理,不是那種蠻橫或陰險的人,但是結婚后才發現之前的都是偽裝,婚前的溫文爾雅實際上都是在壓抑著情緒,裝扮出最好的一面示人,婚后覺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了,便無所顧慮,平時對外壓抑的情感在家里肆意宣泄。兩人婚后過了一年,只是因為一次小事的爭吵,被男人放大到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的家人,并第一次動手打了女人,但那也是最后一次,這個女同事沒有再給他機會,被打后兩個月,就痛定思痛堅決的提出了離婚。
大部分婚姻不幸都來自社會上鼓吹無條件付出的圣人般感情,這個同事結婚離婚都想得很清楚,知道自己該為什么負責,所以結錯了婚也沒有哭哭啼啼尋求公道,離對了婚也沒有對外展示過自己的不幸,哪個人不是在生活中碰的頭破血流,憑什么要隱忍一生,來教育后人怎樣生活?
還有一種暴力也越來越被關注,就是精神傷害暴力,比如冷暴力,比如控制。大部分人離不開這種,是覺得被冷漠到快要窒息的時候,對方會偶爾表現出一種溫暖和關懷,雖然很短暫,可又短暫的恰好讓你可以自欺欺人慰以寂寥,多數這種情況是由于感情破裂或性格差異太大,沒有辦法調節,或另一方逃避不愿意積極面對所致。受害者往往不覺得這是暴力,是傷害,還妄圖用溫柔去感動對方或等對方發現自己的好,卻沒有意識到問題并不僅僅在自己的身上。
詳情可參考《消失的愛人》,個人覺得精神暴力中的情感控制,段位最高,手無縛雞之力的施暴愛好者可以好好學習學習。
關于暴力,我只想說,請不要容忍,那是在傷害你自己。
當然,那種自己作死的除外。
關于記憶大師,整體都很好,但還是有一個地方不太明白,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女人會和黃渤這種長相的人一見鐘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