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最令世界矚目的不是長城,也不是黃河,而是綿延不絕,一脈相承之中國文化。
? ?文化,一個多么飽滿的詞匯!它是高修養的體現,是民族的命脈,是引領時代前進的火車頭!再加上“中國”二字,可謂是上溯五千年,下尋數萬載,給人一種蕩氣回腸千里之外,肆意遨游蒼穹之內的感受,又好像是“入萬尺深海以探其根,沖九天之外不解其源”的茫然無措。
? ?在燦爛的歷程中,有數不清的國學著作陪伴著一代又一代勤勞的中國人,《論語》、《史記》等國學經典流傳至今,孕國育人。唐詩的瑰麗、宋詞的惆悵、元曲的悲涼,無一不在明示著這些都是從古至今無數代人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是老祖宗們留給我們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 ?讀中國文化,學到最多的就是做人的道理。知孟子的得失之道,曉莊子的超凡脫俗,愛李太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閑情雅致,贊蘇東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之蓋世之才。這一切國學精粹的成功勾勒,當然受益于巧妙的中國漢字與遒勁的中國書法相結合,想到這,我仿佛瞧見了《蘭亭序》筆下的“入木三分”之深厚功底,那“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的絕美文韻和順暢筆鋒,真乃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當年,伏羲畫卦,倉頡造字。由此可見,書畫乃同源一家。所以提到了中國書法,就不得不提在世界畫苑中獨領風騷的中國畫。青花瓷上素雅清白之元素,水墨酣暢淋漓之《八駿圖》,繁而不雜,多而不亂,細致入微之《清明上河圖》,是承載和積淀了多少中國文化的精髓才得以創造。
? ?除此之外,還有中華之武術,軍事之謀略,祛百病之中藥,飲食之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戲曲,絲綢,音樂,建筑等等各種純種元素中國文化。提起這些,難免心頭上會涌上一股濃濃的中國味道。由此可見,中國文化并非有其深厚的資本,更有其廣泛的魅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各個元素之間的相互交措,不斷演繹和篩選,才有了中國文化之經典,才保證了其無與倫比的歷史地位。
? ?當然,中國文化也有遭到屠戮的時候。外來世界文化的沖擊不免讓中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文化戰場上屢遭重創,甚至還有些厚顏無恥的政府想把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東西,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藏挖走,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東西,他們可以傳承,可以學習,但是他們想挖走,這是絕對不可容忍的,這是在否定我們中華民族的過去。保護和傳承中國文化,是當下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使命。然而面對外來世界文化的沖擊,我們反應又是如何!崇洋媚外,大有人在!自己所謂的寶藏拱手相讓,對外來文化卻是盲目崇信!外來的文化沖擊是對我們中國人本身一個嚴峻的考驗。倘若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災難降臨了,我們可以挺過去,山河破碎了,我們可以奪回來。然而文化是長在中華民族心里的肉,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身體里的血,取走了脈搏就停止了,就不會再有傳承,不會再有真真正正的中華民族,那樣就會一命嗚呼!
? ? 當你整日在宿舍發瘋地敲擊著鍵盤時,你滋生了陰面的靈魂,我要拿中國自古崇尚陽光向上來指責你;當你不管文明禮儀時,你拋棄了為人的準則,我要拿中國的“不學禮,無以立”來指責你,當你對生你養你的父母親人懷有怨恨時,你淪喪成了世界上最可惡的人,我要拿中國的“百善孝為先“來指責你!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珍惜和為民族擁有如此博大精深之文化而自豪!我們都要讓它更好的傳承給我們的后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