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9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


苦難,到底是財富還是屈辱?當你戰勝了苦難,它就是你的財富;當苦難戰勝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首先如何正確解讀自己的渺小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再偉大的人也有自己的短處,再渺小的人也有自己的優點。

很多人總是貪執自己的目標,達不到時就會去羨慕他人,過去叫”榜樣“,今天叫”偶像“,覺得別人比自己完美,總想成為別人。

有一則寓言,闡述了這個道理:

有只小老鼠覺得自己太渺小了,特別希求最偉大的東西。

有一次,它抬頭一看,天空廣闊無垠,就覺得是最偉大的,于是對天說:”你是不是什么都不怕?我這么渺小,你能給我勇氣嗎?“

天告訴它:”我也有怕的,我最害怕烏云。因為烏云能遮天蔽日,它遮住我的面容時,我什么都看不見了。“

小老鼠覺得烏云更了不起,就去找烏云:”你能遮天蔽日,應該是最偉大的。“

烏云說:”我也有怕的,我最怕狂風。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大風一吹,就把我吹散了。“

小老鼠又跑去找風,風說:”我也有怕的,我最怕墻。地上有堵墻的話,我根本繞不過去,所以墻比我厲害。“

小老鼠就去找墻:”你連風都擋得了,你是不是最偉大的?“

墻說了一句令它非常驚詫的話:”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為老鼠會在我的下面打洞,總有一天,我會因若干個鼠洞而轟然倒塌。“

這時候,小老鼠恍然大悟:找來找去,整個世界都找遍了。原來,最偉大的就是自己。

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不能因為看到別人好,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所以,不必拿別人的優勢,來和自己的短處比。你的長處,或許正是他人永遠也無法比擬的!

當正確認識到自身的渺小后,接著就應該認真審視自己一直所追求的是不是錯了?

天地之間,一切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身體、財富、名聲、親眷等皆為無常,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自己的心才與自己生死相隨。

從前,有個商人娶了四個妻子:四夫人最得丈夫寵愛,丈夫對她言聽計從;三夫人是經過一番辛苦追求才得到的,所以丈夫常帶在身邊,甜言蜜語;二夫人與丈夫天天見面,猶如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大夫人像個女仆,毫無怨言地任由使喚,但在丈夫心中沒有地位。

一天,丈夫要遠行,問四個妻子誰愿意跟他去。

四夫人說:”不論你怎么疼我,我都不想陪你去。“

三夫人回答:”連你最愛的四夫人都不愿去,我為什么陪你去?“

二夫人說:”我可以送你到城外,但不想陪你去那么遠的地方。“

只有大夫人說:”不管你去哪里、走多遠,我都會陪著你!“

這個故事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最寵愛的四夫人,代表我們的”身體“。人活著的時候,對這個身體最為重視,可是死了以后,它卻沒有辦法跟隨自己。

三夫人代表世間的”財富“,不論多么辛苦積累起來,死時都不能帶走一分一厘。

二夫人代表世間的”親友“,他們最多在我們死時哭泣,把我們的尸體掩埋。

大夫人則代表我們的”心“,它和我們的關系最密切,但也最容易被忽略,反而將精力全部投注于身外之物上。

所以,有智者說:”人的奇怪之處真是太多了:急于成長,然后又哀嘆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后又用金錢恢復健康;活著時認為死離自己很遠,臨死前又仿佛從未活夠;明明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眼下的幸福。“

一個人若能懂得萬法無常,緣合則聚、緣滅則散,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就會顯得尤為燦爛;對時間的名利,不會瘋狂去追逐;就算遭遇不幸,也不會感到一片絕望。

熟悉無常,接受無常,可以讓我們身心開闊,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會斤斤計較、怨天尤人。

那么,我們在遇到困苦時,又該以什么心態來對待呢?

前不久,一位朋友打電話跟我說:”我最近一直感覺情緒低落,十分悲觀,所以想換個好點的環境,可能對調整我的情緒會有幫助。“

聽了他的話,我想起一個故事:

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分別取名叫樂觀、悲觀。

這兩個孩子從小在同一環境中長大,卻擁有兩種不同的性格:樂觀不論遭遇何種艱難,都活得十分快樂;而悲觀就算一帆風順,也時刻心緒沉重。

父親因給兒子取名不公,深深感到自責。為了補償悲觀,他將樂觀放在一堆牛糞中,而將悲觀放在一堆珍寶玩具中。

過了一段時間,父親去觀察他們兩個。

出乎意料的是,樂觀在牛糞中玩得十分開心,他告訴父親:”既然您讓我在這里,牛糞中就一定有什么寶貝,我正在想辦法把它找出來。“

令父親大失所望的是,可憐的悲觀仍傷心地坐在一堆珍寶中,很多玩具因為他的憤懣而被摔壞。

父親終于明白了:想扭轉人的情緒,依靠外境是于事無補的。要從悲觀轉為樂觀,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內心。

其實,整個世界,全都是我們心的顯現。心態不同的話,即便是對同一事物,看法也會有天壤之別。

面對同樣的半杯水,悲觀者會傷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樂觀者會滿足于杯子一半是滿的。

面對同樣的一朵玫瑰,悲觀者會哀嘆花下有刺,而樂觀者會贊嘆刺上有花。

可見,一個人的人生是苦是樂,并不是由外境決定的。哲學家愛默生也說:”生活的樂趣,取決于生活著本身,而不是取決于工作或地點。“

在我們的人生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不能正視這些痛苦,一味地怨天尤人,總想改變外境來讓自己快樂,這無疑是不現實的。

所以,我們不論身處什么環境、不論遇到什么挫折,與其一味地抱怨外境,倒不如靜下來調伏自心。因為,這比什么都管用!

到這里,讓我想起了上周與一位朋友見面時的情形:

可能時太久沒見,又十分投緣,見面后天南海北地聊了很多,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時間。

有人送來了兩碗面條,一看湯色,便令人垂涎欲滴,一品味道,更令人叫絕。世人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沒想到,遇到好朋友,連面條都變得可口起來。

心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

記得小時候,一次父親帶我去外地,途徑一個小鎮,在鎮上一間破爛不堪的小面館,吃了一碗面,實在是太好吃了。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在那以后,我品嘗了許多各地公認得美食,卻再也找不到那碗面得滋味了。

其實我也清楚,一碗小鎮上的面,不可能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味道,一切皆由心情所致。當時也許是因為難得出門,興致很高,又或許是因為在過去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實在沒有什么美味可嘗。

記得古代有一位皇帝,在流亡途中,偶爾嘗到一種豆腐,感覺如天界甘露。流亡之后他回到皇宮,令御廚仿制,卻怎么也做不出當時的美味。

而最后僅僅因為對豆腐美味的強烈貪執,便導致眾多廚師平白蒙冤、身首異處。

如果那位皇帝知道”境由心造“之理,也不至于屠殺無辜了。

然而,世間又有幾人能明白呢?

︾ ︾ ︾ ︾

成年人活得苦的根源是什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致莫須有的愛人 外面落雨了,深夜的雨滴落寞的在瓦片上彈跳著,可是此刻的心情又能分享給誰呢?房間里漆黑一片。無心睡眠...
    美好心跳閱讀 336評論 0 1
  •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早上:8:18 三天什么都沒寫了。 六號,我刷著刷著關于兵哥哥們的短視頻,刷到了紀錄片...
    陳阿君閱讀 264評論 0 1
  • 2022.1.2日至4日封閉學習3天,我收獲到什么呢,這樣的課程學習很多了,不以為奇,重要的是課程中保持集中精力的...
    淘淘3687閱讀 177評論 0 1
  • 一生很短,沒必要對生活過于計較,有些事弄不懂,就不去懂;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兒想不通,就不去想。把不愉快...
    靜待花開jl閱讀 206評論 1 3
  • 牙齦腫痛,膀子疼。老鼠整夜悉悉索索,門口剩著一條縫隙,是給小狗起夜時所留的,老鼠倒鉆了空。擱個粘鼠板吧!又怕沾了小...
    大唐王妃閱讀 308評論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