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親都不擅長表達愛,卻在子女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每個父親都沉默寡言,卻也疼子女入骨,他就像一把隱形的保護傘,在背后偷偷關心,無時無刻地為孩子遮風擋雨。
又是一年父親節,在這個普通又特別的日子里,提前祝所有爸爸節日快樂!
01
“長這么大,你覺得你懂你爸嗎?”
當黃渤也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他沉默了很久然后說:一開始不懂,后來覺得懂了,其實現在又不懂了……
為人子女,我深有感觸,我一直以為我很懂我爸,可直到去年除夕夜那天,我才真正讀懂他。
還記得那天晚上,我們圍著桌子吃餃子,我爸突然說:“一會我們拍張自拍吧。”
我當時感到很驚訝,平常總說不愛拍照的父親,今天卻嚷著要拍全家福,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拍了很多張,他像個孩子一樣開心,一直不停地笑。
晚飯后我癱在沙發上看電視,我爸湊到我跟前說:“你快把照片發給我。”
我說了一句“好啊,一會兒”,然后就沒動靜了。
我爸就一直坐在我旁邊,像個討糖吃的孩子,仿佛我不給他照片,他就不會離開。
我不由地放下電視劇,陪著他挑了幾張好看的自拍,他挑的很認真,很認真。
當時覺得怪怪的,直到第二天他送我走,我不小心撇到了爸爸的手機屏保,我一切都明白了。
他精挑細選照片是為了做手機屏保!
我爸看著發呆的我說:“哦,想你們的時候我好拿出來看看”。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這個血氣方剛的老爸,突然變成了一個需要關愛的小孩子。
或許每個父親都一樣,怕失去我們總想要靠近,可又怕麻煩我們不知道怎么靠近……
父親老了,需要我們握住他的手,一起向前走了。
02
“明明很關心,卻從不會直接表達。”
這,大概是大多數父親與子女最真實的相處模式了。
毛不易和張紹剛一起創作《等自己》的時候,坦言道自己和父親的交流很少,他和父親的關系熟悉又陌生。
他直言道:父親不知道他參加《明日之子》,不知道他的演唱會……
張紹剛非常肯定的告訴他:絕不是,他一定知道,一定會想辦法知道!
毛不易不解地說:“我爸會因為我不再管他要生活費而感到失落,這個我有點理解不了。”
已為人父的張紹剛對他說:“他不是不高興,他是失落,每一個父親害怕失去的,其實是被孩子需要的感覺。”
原來每一個父親都是矛盾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卻又不舍得他長大。他希望孩子能依賴自己,卻又擔心他不能獨立。
當父親年紀越來越大時,“被需要”就成了父親唯一的存在感。
終于,我慢慢理解為什么父親總是會給我們發一些健康常識、防騙防拐的鏈接,即使我們從來不會打開;也開始明白他為什么越來越期待電話粥,期待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不厭其煩地問自己能我們做些什么。
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父親沉甸甸的,在兒女成年后卻無處安置的愛。
對待父親的愛,就像《等自己》歌詞中所說那句“一句謝謝,用盡一生也像說不完。”
口是心非,假裝不在乎,卻總是偷偷地愛著你。
前幾天收到一位妞的來信,她想讓我告訴爸爸,她真的很愛他。
信里是這樣說的:
我爸是個“演員”,他總怕我看出來他愛我。
小的時候,爸爸話少很威嚴,愛皺眉,我一度以為他嫌棄我是女兒,只愛弟弟不愛我的。
后來我上高中離開家,我以為他會很開心,但是他會很認真的給我收拾宿舍,對我說很多叮囑我的話。
那天我一句都沒聽進去,只顧著哭了。可我爸沒有哭,還說我傻,或許他還是那么冷血吧。
直到我放假去奶奶家玩,奶奶告訴我:你爸送你回來的那天,在家偷偷的哭個不停。
從那天我才明白,他是愛我的。
畢業后我在外地工作,每次打電話他總說:你不用給我打電話,多給你媽打電話,我又不想你。
可是相信他的話,才真是輸了。
我媽告訴我,他總是在我媽面前抱怨我不想他;每次我給我媽打電話的時候,他總是在旁邊聽著,還總忍不住插上幾句話。
還有,前幾年工作我沒剩下什么錢,每次離開家的時候,他還是像我上大學時一樣在我包里偷偷地塞錢。
他愛的不動聲色,但為我遮風擋雨的時候卻力纜狂瀾,他總覺得給予我的太少了,但我知道他把所有的愛都給我了。
我沒結婚的時候,我媽總催我結婚,我爸也常常叨叨我。
我也以為我爸會逼我,但偶然一次聽到他和我媽爭論,他說:女兒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無論她怎么選擇,我們都要支持她,而不是給她壓力。
正是這樣,我才讀懂《剩者為王》中父親說的那句話:在父親眼里,女兒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
今天我想告訴他:爸,別演了,我知道你愛我,就像我愛你,甚至更多。
看到這,我的淚水也忍不住流下來,我們常常想對父親說一句我愛你,卻總沒有勇氣說出口……妞,好樣的!
父愛很簡單,他像篝火,令人生畏,也給人溫暖。他像一把大傘,總在風雨天為你撐著。
就像《我和爸爸》中父親說的那句臺詞:
答應我一件事,最沒轍的時候,還想著你有個爸爸,我會為你做任何事兒。
父親是天,會為你扛著所有事,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世間所有的風雨,就要只身抵擋了。
請好好愛他,珍惜他。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男人比他更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