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司領導下午出郵件,要求銷售同事和采購同事下班之前開會,會議內容大概是:最近采購工作與銷售工作配合不到位,導致銷售同事不能及時服務客戶,當然也有銷售同事對客戶需求把握不夠準確,從而導致采購同事不能有效采購。總之就是雙方配合度不夠,也各有說辭……
? ? ?我的工作和他們都有關聯,因此,也最為被動。倘若采購追貨力度不夠,到了出貨環節,我就會很被動地等米下鍋,常常是急得火燒眉毛;倘若交貨不及時,我這里就會受到銷售及客戶的質問,因此,常常是到了最后一步,我成了那個需要全力以赴快速反應的人。
? ? ?下班前半小時,會議開始,我因手上工作實在抽不開身未參加。會議便成了采購與銷售同事在老板面前互相控訴,誰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會開到最后,也只是相互說穿了長久以來彼此憋在心里不吐不快的幾句話,當然,爭執也是一種溝通方式,最終也會推動事情進展。
? ? ?老板在會議進行到中途就提前離開了。我猜測也許是有其他事情需要處理,也許是老板需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我突然意識到這段時間以來,大家似乎都處于比較焦躁的狀態,因為生意不太好。其實大環境上都是如此,而作為老板,當然不會對現狀置之不理。
? ? ?于是,從3月份開始,公司由雙休開始改為每周六上午銷售同事培訓、考核,周三下班后也增加了一小時的培訓,培訓針對所有銷售同事,生意不景氣的時候充分利用空檔期加強團隊素質建設,這是明智之舉。當然,我們還得分析這些舉動背后的出發點是什么,如果基于成長、進步,收獲的就是境遇改變,可如果基于急燥,病急亂投醫,那高壓的環境下定會吸引更多讓人焦慮的事情。
? ? ?人都習慣用行動來換取成功,可不是所有行動都有機會引發成功。基于和平的行動具有創造力,從而也能將結果引向成功,而基于混亂的行動,往往只是耗費精力,收效甚微。所以,我們還是在面對困境時先穩定內心再采取有效行動吧。將領,企業之魂,就更要修心養氣,方能平穩掌舵。 ?
? ? ?愿我親愛的同事們心平氣和、于和平喜悅中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