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繞云梁
在中國,酒具有特殊的意義。通過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沉淀,它所形成的文化底蘊豐富到可以讓中華民族得意忘形的地步。既然能夠形成文化標識,就說明在某些方面有它獨特的魅力。是文化就擁有藝術的特性。人也是如此。在酒藝術當中,中國人好像有最牛叉的發言權。之所以言,完全是酒的底蘊徹底的征服于中國人的人性,就如它的香氣一般。
在某年的暑假時期,我去酒廠上了兩天班,本不是為了賺錢,只是找個工作打發無聊時間罷了。第一天,由于自身特有的新鮮感的原因,我竟然一天精力充沛,興趣昂然。本不喜歡喝酒的我,竟然被酒的香氣迷的飄飄欲仙。真難相信。第二天,五分之四的時間還算順利,只是無聊的頭緒開始冒出來。就在快要結束的五分之一的時間里,發生了一件難以接受的事。一位阿姨,不,應該是大媽,她莫名的發了一通脾氣,因為我和她是搭檔。大概的經過我的記憶模糊了,但我深深的記著她說的一句話,快要回家了,你就不能有點眼色,干活快點,磨磨蹭蹭。她的語言并沒有讓我反感,反感的是她的表情,大大的胖臉上,痘麻一片。另外還有她的眼。這件事給我的心里留下陰影。難道勞動大眾都有愛喝酒的習慣嗎?即使是酒廠的勞動大眾?
酒是文化的原因,我想是出于人沒事找事的緣故。就如酒的香氣一樣,難以抵擋地往人的鼻子上撲。我的父親就好這一口。有一年過年,親戚走訪。父親單槍匹馬,以一頂三,喝的酩酊大醉,不知東南西北。雖然如此,躺在床上的父親還在睡夢中大呼,喝,盡情的喝。當時我就對此反感,可不幸的是,今天的我毫不保留的繼承了父親的喝酒作風。現在唯一欣慰的是父親不在喝了,是因為他的胃有了毛病。
我的生命當中出現一個嗜酒如命的人,他還是我的親人。每天他就要喝,即使沒有下酒菜。在他家里,酒瓶子隨處可見。有一次我住他家,晚上他渴的要命,可惜住在十樓的他家沒有水了。讓我不敢相信的是,他竟然掂著酒瓶咕嚕咕嚕喝的不停。喝完后躺在床上的他讓我肅然起敬。這樣的境界我想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酒的魅力展露無疑。
是酒就要高歌,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當它配上樂譜,那就境界更高了。曹孟德不是云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男子氣概讓人折服。古有琵笆琴瑟,今有一部手機就足夠,唯一缺憾地是少了意境。
每年過節,酒是必不可缺少。朋友聚會,商業恰談,酒都扮演著潤滑劑的角色。大年三十晚上,幾個年輕后生邀我喝酒,這讓我感到唐突。無關緊要,我欣然赴會。酒過半旬,我的意識開始殘缺,只有手機里的曲調還讓我知道我還活著,我明白我的狗熊本色暴露出來了。后來我記得只是說了些莫名其妙的話,但這次喝酒的效果卻很顯著,大家的感情增進了許多。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人與人之間已經復雜的這種程度。后來我才意識到,原來我是大學生,他們早已經是社會青年。我確實狗熊了。
酒的香氣依然讓人沉醉,可愛喝酒的我卻又恨。我可不想向我的父親學習,雖然有很多東西都已經無法改變,但懸崖已勒馬,在我的成長中,我不想變得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