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知上說,一個人怎可對父母“有恩不報,有錯必糾”?父母對子女的恩情,做子女的無論如何也難以報答,不可能以同樣的付出實現平衡。既然有恩無法報,那么有錯也不必糾。所以應該把對父母的全部過失的寬恕,作為向父母報恩的一種方式。
人無完人,父母也同樣,會有很多缺點,包括人格上的缺陷和不當的教育方式。做子女的,對父母只應感恩,不應抱怨。很多人把自己的一些問題或短處歸咎于父母,認為合格的父母應當如何如何,或者羨慕那些比自己的父母更優秀、更懂得教育的父母。殊不知,這樣只會讓自己更加無力。最合適的態度是:對于父母已經為自己付出過的一切,要感激、知足;對于父母沒有能夠給到的,則決心將來依靠自己;對父母犯的錯誤,要理解、原諒。
從真正的孝道來說,子女對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不挑剔、不抱怨、不索取。要完全接受父母的本來面目,不要尋求去改變他們。這才是真正的尊敬,比盡心供養、贍養父母都更加能夠安慰父母的心。
這樣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獨立,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立、自主,成為一個自信、自強的人。對父母的怨恨會使人感到匱乏、虛弱,對父母只懷感恩則會讓人感到滿足、喜悅、充滿力量。
從奇跡課程的實踐來說,一個人如果對生養自己的父母都要評判、指責、控訴,那么還會真正去寬恕誰呢?所以要把最徹底的寬恕,首先用在對父母的態度上,然后再延伸到對其他人的寬恕。所以對父母的感恩,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修行的最重要起點。讓我們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