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愛的藝術》這本書一版又再版,說明了這本書有充分的生命力。它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會給那些有意識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的人帶來啟發和希望。
我們這一輩子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重要的事情應該是了解和掌握愛這門藝術,因為只有這條路徑才能使我們感到生命的意義,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周圍人的存在,并體驗到克服困境的艱辛和歡樂。
這本書的作者是艾麗西.弗洛姆 ,他在青年時期就已開始研究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學說。弗洛姆不僅在他的一生中對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這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許多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認為愛情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門可以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
當今社會,愛情是一種罕見的現象,為什么罕見呢?因為人盡管是覺得愛情很崇高,但是卻把精力放在,有權利和金錢上,很少有人在研究愛的藝術這門學問。
所以,社會上很少有人有真正愛人的能力。
愛一個人,是需要能力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一件事了解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
如果,你愛葡萄,那么你就會愛上紫色,愛上葡萄酒,愛上藤蔓的攀延的樣子……
狐貍因為愛上了小王子,所以也愛上了金黃的顏色。
愛是一門藝術
首先是對愛的誤解 ,“值得被人愛”無非是贏得人心和對異性有吸引力這兩種傾向的混合物而已。采取的方法和人們在社會上取得成功所用的方法雷同。這個和當代文化的特點有關系,因為我們現在的全部文化是以購買欲,和互相互換互利的觀念為基礎。歸根結底,愛情的產生往往是以權衡對方,及本人的交換價值為前提,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關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勞動市場一樣的基本原則。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么愛情到底是什么?他到底有什么樣的作用?只是對靈魂有用嗎?現代意義上毫無作用嗎,還是這僅僅是一種奢望呢?
這本書的下面章節,將用大篇幅闡明愛情的理論,然后像談論其它領域的實踐問題一樣,來談論愛情的實踐問題。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