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是平臺里寫作訓練營的最后一課,滿滿的都是干貨。
主講穆新陽老師年輕有為,已經出版了幾本個人書籍。最初了解他,是去年年底他剛加入平臺的時候。那時他舉行了對內的寫作培訓課,21天的課程讓大家受益頗多。后來我們陸陸續續地聊過幾次,感覺他很努力、謙遜。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他給我們發來了新書上市的好消息。于是群里很多伙伴都紛紛發去祝福,購買了他的新書。
“希望將來有一天我可以跟你一樣棒,也可以出版自己的書籍。”我說。
“一定會的。”穆新陽老師回復。
我在簡書里的文章,經常會收到他的點贊。那些點贊,給予了我寫作的動力。
今天的作業是關于出版自己的書籍,為了這個夢想我們該如何去做才能實現它。
關于出書、成為作家,我想這是很多人兒時的夢想。對于我而言,也是一樣的。
小時候就喜歡寫作,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作家。但那時家里條件不好,并沒有閱讀什么書籍。讀初中的時候有給雜志社投稿,也曾遭到過母親的訓斥。因為那個時候學習成績并不突出,她怕耽誤我學習。讀高中的時候,每個月的生活費才100塊錢。但為了周六在校門口的地攤上買書,我經常會吃兩個饅頭。讀大學的時候,經常泡在圖書館里看書、寫作。后來到了該嫁人的年紀,很多人覺得寫那些東西不接地氣。
前些年,寫了很多本日記。過年回去,有時也會翻看那一箱的日記本去回憶青春。
記得最初加入簡書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對于寫作,你進行了怎樣的付出跟堅持?》。那晚,我只是寫出了自己對寫文字的感悟。沒想過會有那么多點擊量,很多人的評論是褒貶不一。我記得很多朋友都鼓勵我,也有一些人打擊我。
比如:能力不夠還想著賺錢,活該自己受累;晚上寫東西,死的快……
我記得群里有個人說某句話有問題,我應該如何去寫。或者,我該去問問自己的語文老師。我仔細地看后覺得沒問題,還特意去問了一位轉載我文章的朋友。
我說:這句話有問題嗎?
那姑娘說:“別理他,堅持做自己努力寫作就行。這樣的人,俗稱‘鍵盤黨’”。
有位朋友評論說:“你寫了二十萬字,假的吧?”沒多久,另一個朋友評論說他從去年七月寫到當時(一月份),一共寫了一百五十萬字,并且還出書了。但他謙虛地說天氣太冷,自己也比較懶散……
還有位朋友總是挑剔文章,說的自己好像是大作家一樣。最后我謙虛地讓對方發文欣賞,以后向他請教。他卻說自己寫得文章都保存在私密文件夾里,不好意思發出來……
有朋友說自己很想提高寫作水平,可是自己每天很懶,怎么辦呢?
我想說:一些夢想靠行動,如果不行動則是徒勞。如果活在別人的嘴里,也注定活在別人的眼里。在寫作與 成長的路上,總免不了質疑與打擊。
但更多時候,我們會收到別人的鼓勵跟支持。特別是一些老朋友,每次文章更新時都會收到他們的點贊跟祝福。
2017年的年底,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寫作目標——到2018年年底,寫到一百萬字。但后來懈怠了,很久都未曾寫些許文字。最近因為寫作訓練營,又有了一些寫下去的動力與決心。像趙星、蘇芩等人,一直是我崇拜的作家。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所以為了心中的那個出書的夢想,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