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笑來老師作了一場名為《人至踐則無敵》的線下分享,圈內很多人跋山涉水去北京參加了。很遺憾,這次我沒能物理上去接近,現場感受笑來老師的魅力,不過,看了圈內朋友們的各種筆記和分享,多多少少發生了些化學反應。
不得不說,即使是通過朋友們的分享,依然再一次被笑來老師所講的內容震撼,笑來老師不愧為營銷高手+最受歡迎老師的結合,再一次通過真誠的分享,直抵靈魂深處,將我從因為工作壓力而產生的焦慮和心理失衡中解救了出來,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鼓舞和信心,具備了再出發的動力。
學習就是社交
學習的本質是就是社交,這是基于教就是最好的學。我們在和朋友分享的過程中,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講清楚,講透徹,就必須反復去思考和打磨學到的概念,否則,很多時候我們是講不明白的。凡是認為自己聽懂了或者學懂了但講不出來,那就肯定是沒聽懂,需要再去深入思考。其次,社交過程中的分享,本身就是發現自己知識漏洞的好機會,自己悶聲學知識,學不學得會,學不學得好,那都是自己的事,但如果要講出去,那可是會進別人腦子的東西,一旦有個閃失,教錯了,產生了誤導,那責任可就大了。況且分享的對象還是自己的朋友,不分享真正有價值的正確的東西,是會良心不安的。僅僅就這一點,就逼著我們不停地反復地去檢查自己思維中是否存在漏洞,將一個問題翻過來倒過去想,不同角度的去想,這是讓自己的概念清晰準確的必須經歷的過程。當然,凡是認真聽講并且上進的朋友,總是會提問的,這也是一個檢查漏洞的好機會,答不答得上,答不答得好,答得心不心虛,自己心里肯定有數,而這不就正是漏洞所在嗎?
學習就要社交,還有一點,就是講自己的所得所獲分享出去,是會得到贊賞和鼓舞的,無論是朋友不經意的一個贊,還是充滿真誠的肺腑之言,都代表你的分享在他們心中產生了一絲漣漪,甚至是震撼或顛覆。因此而帶來的滿足與成就,將會成為持續學習的源動力。
怎么樣去防止被誤認為裝逼?首先一定要真誠,一定要分享自己真實的收獲,而非慷他人之慨。在前一條的基礎上,無視掉那些負面的回應,如果負面回應太多,就證明圈子該換了。
執行力與感受細微進步
執行力是什么,就是哪怕做的不好,也能持續得做下去。做得好就一直做,并不能說明有執行力,那只能算是有利可圖。
回顧我從訂閱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開始,受到笑來老師狂轟濫炸式的督促,一直在寫留言,哪怕寫不好,寫不長,也一直寫。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寫得那是些什么玩意兒。但這就對了,剛開始寫就能寫好那必定不是普通人,我是個普通人,剛開始寫,肯定寫得不好,這很正常。關鍵是得寫,不停地寫,持續的寫,相信自己未來某一天一定會寫好。一定會有那么一個時候,當我翻開我現在寫的東西,說上一句:這都寫得些什么玩意兒!
為什么要寫,除了練習和養成習慣,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記錄。記錄有兩個很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人的記憶非常有限,很多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好想法,如果不馬上記錄下來,睡一覺就會忘,而且很難再回憶起來,記錄下這些想法,就是給自己建立素材庫,這一點適用于任何學習時產生的奇妙想法,當然也包括看到好的類比和例子。
記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回看。前面我們說了,總有那么一個時候,當我們回看曾經寫過的文章,會發現寫的真糟糕。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實實在在地進步了,這是一件多么讓人興奮和快樂的事啊。突然發現自己寫得越來越好了,難道不是讓自己繼續寫下去最好的動力嗎?
這就是在感受自己細微的進步,這是持續學習或者說終身學習者必備的最最核心的能力。我們可以想象,以前,我們之所以學什么都三分鐘熱度,學了一段時間就放棄,基本上都是因為學了、努力了、花時間了,卻看不到自己任何的進步,這實在是一件讓人非常沮喪的事,于是,“我可能不適合學這個”、“我能力太差,學不會”這些負面情緒便會不由自主在我們腦子里盤旋,終日不能散去,直到放棄。
記錄下過程,回頭去看,仔細體會,進步正在悄然發生,那種發自內心的興奮和喜悅無法替代,這才是持續學習最強大的動力。
失敗很正常
“我做過的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失敗了”——孫正義
我們都知道孫正義先生早年投資了雅虎,后來又投資的阿里巴巴,都獲得了超額回報,便不由自主的將這類人羽化成神一般的存在,認為他們是無所不能。但我們不知道,他所投資的其他很多企業可能早就死掉了,你之所以不知道,也正是這些公司還在默默無名的時候就死掉了,無名到連被人悼念的機會都沒有。
這對我們有何意義?意義太大了,我們完全可以正視自己的失敗了,不用因為曾經犯過那么多錯,經歷過那么多失敗,就覺得自己永遠也無法企及這些神一般的高度。這是何等信心和鼓勵,其實大家終究都一樣,都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敗,最終,才會因為為數不多的成功而登上人生巔峰。就連巴菲特也是一樣,他們獲取如此龐大的資金也是依賴少數幾筆成功的投資,而其他絕大部分投資,并沒有產生太大作用。
我在細數之前犯下的錯誤與錯失的機會的時候,看到了這句話,就猶如久旱后的甘霖,洗刷掉了我的沮喪和無助,讓我重獲希望。
區塊鏈及投資
當然,最大的信心,還是來自于笑來老師對于區塊鏈領域未來的看好。他用了很多極其肯定的話語,讓我不得不產生信任。當然,作為發起人為自己的產品背書賺吆喝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這次又不太一樣,因為笑來老師是真正做到的那個人,在所有人都普遍不看好、普遍唱衰的那個年代,他持有如此巨量的比特幣,不僅持有,還長期持有,穿越了多次牛熊轉換,經歷了多次腰斬再腰斬,幾個小時損失幾個億的過山車般的起伏跌宕,依然滿懷信心地持有。這就好像是當年哥倫布率領船隊在無盡之海上勇往直前,哪怕有可能陪上全船的性命,也依然向著未知的領域航行。
投資終究是對人性的考驗,投資能力也終究體現的是理性的心態。手里持有的資產盈利超過多少需要拋出?40%?1倍?10倍?100倍?1000倍?事實是,99%以上的人在3倍盈利的時候是拿不住的,面對眼前的利益,人性最終將戰勝邏輯與理智。但終究有一小撮人,他們的邏輯與理智更勝一籌,也只有他們,能獲得百倍千倍的回報。
現在的區塊鏈領域儼然是熊了,用笑來老師的話講,像我這樣的小白都開始投資區塊鏈了,怎么可能不熊了。但熊就一定不好嗎?對于投機者來講,當然是艱難的時期,但對于看清了區塊鏈前景的人來講,這段時期,正是學習技術,進行實操獲取經驗的最佳時期。因為只有在熊市,我們才有可能靜下心來學習,才會平靜地去試錯。千萬不要誤認為自己有能力在牛市中保持內心的平和,面對每天幾倍幾十倍的漲,真的沒有多少人能抵抗誘惑。你現在腦子里面的一切感覺良好和自我演練都會在價格蹭蹭上漲的那一刻被擊潰。能力強、智商高,跟關鍵時刻的理智一點關系都沒有。
在機會來臨之前,潛心磨練把握機會的能力,掌控資本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