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講人是復雜的,因為人際關系很重要,為什么人是復雜的,是因為我們對人不了解,對自身認識的不足。
一、理性的力量
后天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是強大的,在人的行為管理上會大有作為。我們一定要多了解人的行為背后的深層動因,了解其中的機制,去管理環境,讓人更有效地發揮出他們的能力。讓我們深信理性的力量。
二、人為什么會慌張
這一講主要是把慌張管理作為例子來談理性的力量,就是通過理性的注入來控制我們本能反應的力量。
每人都會慌張,慌張的時候,人的身體會發生變化,分泌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簡稱“去甲”,去甲分泌過多在身體上就會發生變化,行為上就是慌張。傳導的機制:情境、意識、慌張。情境讓你產生總識,意識導致你的內分泌發生了變化,然后表現行為上就是慌張,這是一個傳導關系。
如何管理慌張?怎么樣去控制這個傳導關系,最容易想到的是管理意識,于是人在慌張的時候就會拼命告訴自己不要慌張,結果會來越慌張。剛說過人慌張是因為去甲分泌太多,控制去甲的分泌水平,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深呼吸,因為深呼吸的時候,有一個神經會很活躍,這會有助于抑制去甲的產生。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在領導面前,不方便使用這種方法。寧老師教我們兩種方式:
方法一:情感注入
慌張時有人會捏手指改變情境,給身體注入了疼的感覺,可以沖淡原來的情境,改變神經分泌和發生作用的環境。
帕瓦羅蒂在臺演出的時候,必須看以一顆釘子,心里就踏實了,那一嗓子多么輝煌才能喊上去。
據說還有人會有憋尿的感覺來沖淡慌張感。總之,都是用另外的情感注入,來改變意識形成的環境。
方法二:理性注入
我們細想一下我們為什么會慌,從根本上說,是因為我們自己對事情的結果有一個預期,我們擔心自己的表現和結果,達不到予期的標閃,擔心事情的發展會失控,所以才會慌。所以當你預計今天的事,可能會慌張的時候,建議做兩件事:
一是事先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不是不是合適?
二是你的準備對于達到那個目標是不是已經充分?
問完這兩個問題,我們自然會推演到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你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胸成成竹到沒有慌張的理由。另一種情況,就是理性分析后,發現你準備不足,或是自己無法完全掌控。如是后者,就天聽由命吧,趙本山說得那樣”愛咋地咋地“,也就不慌了。
總結:
在理性注入的基礎上,再輔以深呼吸之類的”情感注入“,說不定可以克服你的慌張感。這就是管理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