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要調整我寫反思的風格.
以前在寫反思日志的時候,想著只是我自己看的,寫得那么好干嘛?
所以,我就理所當然地在簡書上打草稿.想到哪寫到哪,自嗨到底.
直到今天聽了小六的分享,里面說到:"寫作就像做菜,要考慮到讀者的口味,食欲,食物的賣相,才是一個好的廚師."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小六后面還說道:"寫作可以讓你在用自己的話輸出給讀者的過程中,會加深你對知識的理解"
所以,為了加深我對知識的理解,我決意盡量用"說人話"的風格,去寫我每日的反思.
下面進入正題:
3月9日,很正常的工作日.同時,也是我持續進步的良好素材.畢竟,沒有什么比自己的親身體驗更讓人印象深刻了.
目前是我堅持寫反思的第三天了,之所以要寫反思,是基于成甲老師的書<好好學習>中提出的對于反思的觀點.我認為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為了把成甲老師的"反思"觀點變成我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如果看完不用,那么很有可能在許久之后,我只會默默感嘆:"懂了這么多道理,然并卵".
那么,平常的3月9日里,有些什么我需要反思的呢?
第一,午覺問題.今天的午覺時間依然超標,睡了3小時(目標是1小時以內).這暴露了一個很基礎的問題:我的精力管理出了問題.這幾天下雨,我沒去外面跑步,跑步這事本來我覺得只是可選的,經歷了"午睡門"后,我今天才意識到鍛煉的重要性.畢竟人體也是個機器,要大容量的電池才能待機更久時間,幸好人體這個機器是可以靠重復練習來升級硬件的,當然,早睡早起,也是很重要的升級手段,雖然我的工作時間不穩定對我的時間管理帶來不小的挑戰,但同時這也是一個機會,能更好地鍛煉我的時間管理能力,更確切的說法,是我的精力管理能力.目前做出一些調整:
1.明天中午寫完一篇文章,完成寫作打卡,明天的總結在后天早上7點起床后寫,調整作息規律.(短期)
2.以小六上課說的"微習慣"概念為基礎導向,先將起床時間定為7點(我平時是8點),以后習慣了7點后,再慢慢把時間提早半個小時.(切忌不能一步踏進冒險區,要先跨半步,進入學習區)
3.如果遇到下雨等突發情況,鍛煉改為室內,使用Keep為輔,保證鍛煉能夠穩定堅持.
第二,工作上的拖延問題.有一件工作上舉手之勞的小事,我偏偏拖到今日,都還!沒!完!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上有一件事,很小,不太重要,截止日期很長,一個月內.但需要找到別的同事交接后才算完成.我現在就是有一件這樣的小事,像蒼蠅一般煩人.我有空的時候吧,別人沒在,想要轉頭再來吧,在干其他的事的時候,又把它忘了.結果一直拖拖拖,如果拖到月尾,就變成重要的事了.
像這類事情,我應該加強防范意識,在它變成重要的事之前,把它消滅.在后天早上的反思日志之前,把它搞定吧!
說完了該改的部分,接下來說說要表揚的部分:
1,在與家人的溝通中取得進展(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聽完父親的復讀機式牢騷,并簡單地回應)
2.天天用英語取得進展(day1第一,二段)
3.反思堅持3天
以上就是我3月10日的反思,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