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剛到大學,初次得知「女生節」這個概念。
女生節之前,15個姑娘心心念念期待著我們班的男生也能跟新聞報道里一樣做點什么。不需要什么蠟燭小心心和大橫幅,給我們送個飯、占個座,我們就會開心到爆。
第一年的女生節在我們的等待里過去了,后來第二年第三年,直到第四年。
畢業的時候,學院下令不準喊樓。我們喝了不少酒,說了很多溫暖的小心事,可終究沒有等到一次喊樓。也沒有等待想要的公主待遇。
我是學大農科的,跟你想象的一樣,很難能在我們班級里找到「高富帥」。我們班有8個男生,號稱「八大金剛」。四年里,在山上實習,女孩子們跑得比男生還快,看學業成績,前10名就一個男生。論顏值自然我們班姑娘也是沒得挑。
四年時間,八大金剛中的六位都有了很不錯的女朋友。但,班里優秀的姑娘們卻滯銷了。
看著啤酒肚金剛們身邊苗條漂亮的妹子,不禁嗟嘆,這個世界是怎么了?
我們好像越來越難找到不錯的男孩子了。我的研究生舍友,漂亮溫柔還很聰明。她說她不能將就,卻很難找到看對眼的人了。認識的男孩,不錯又單身的往往又把感情看得輕。離開大學,我們的圈子越來越小,優秀的女孩比男孩多太多。可哪怕再強勢的姑娘也期待一個安全港,遇到的幾率太小了。
我們父母那一輩,父親總是強些的。我爸有四個姐姐一個大哥,因為是男孩子,爺爺投入了最多的金錢。我媽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努力勤奮的姑娘,但家里的條件掐斷了她繼續深造的路。我媽總是覺得自己矮父親一頭,所以她一直跟我灌輸一種要努力學習,今后能跟另一半站在同一個平臺上。或者對方比不過你才是最好的。
有經濟條件之后,踏實認真的姑娘似乎被這個世界寵愛。越來越多的姑娘在各個方面嶄露頭角。
我也很少有我真正服氣的男孩子。或者我一直沒能去一所不錯的學校,錯過了優秀的男生。我總是一副野心勃勃又想打破一切的樣子,可20歲那年,我第一次嘗到了男女差異,在一場我認為成功率超過90%的競選中失敗。敗給了一個我向來看不上的男生,他們說男生有優勢啊。
就算社會發展了,大家還是偏愛男生的。前幾天導師跟我們聊起以后的教師招募。他談到學校盡量收些男老師,當然,特別優秀地女孩子也可以。放開二胎后,大家似乎更不愿意招收女老師了。女老師在結婚懷孕前的水平往往是高于男性的,但生孩子之后,表現卻不容樂觀。
明明那么努力,卻還是邁不過男女的坎兒。
或許有一天,當女性能脫離家庭的羈絆,我們才能更好地說男女吧。
Anyway,希望讀完這篇文章的女神們節日快樂;男神們能給身邊的女神一個小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