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個人點評:沒有忽來的驚喜,就沒有十足的感動
全詩當(dāng)中,“忽”字當(dāng)為詩眼,表現(xiàn)了汪倫送行,是完全出乎詩人李白意料之外的事情,把詩人由驚喜而感動的情感變化寫活了。
就好像當(dāng)我們詢問很多女孩子為什么會喜歡一個男生的時候,她會說“因為他經(jīng)常會給我?guī)眢@喜,讓我感動”一樣,詩人李白將要離開,此時,他對汪倫來送行是不抱任何希望的,然而就在剛剛登船的時候,汪倫急匆匆趕來送行了,他的深情厚誼讓詩人此次出游乘興而來,乘興而歸,巨大的驚喜讓我們的詩仙也感動了。
同樣用法的還有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以至于“漫卷詩書喜欲狂”的詩句。
一個“忽”字照應(yīng)全局,沒有這個字,后邊的“千尺深潭不及汪倫送別情”就成為一句空話,嚴(yán)重缺乏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