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檐鈴化語
01
昨晚,一個朋友拿著幾條大魚來到我家,進門便夸張地說:“行行好,幫我把這魚處理掉,我家的魚都快泛濫成災了。”
不用問,他周末肯定又去釣魚了。每次都是這樣,釣魚時興趣盎然,回來后,愁眉不展。他自鳴得意的戰利品,回到家后就變成了殘次品,甩都甩不掉。
清晨,他踏著晨露走向農家樂,就如江上的漁者,“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著,釣著,便成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了。”
等到夕陽的余暉散向他的臉頰,他方如夢初醒,那時釣到的魚早已是盆滿缽滿。以至于拿回家后,吃又吃不完,連送都送不掉。
我不解地問:“老兄,釣魚為什么不悠著點兒呢?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賣魚的呢?"
朋友說:“唉,活著總得有點兒意思吧。我就是喜歡釣魚時的感覺,嘿嘿,一釣解千愁!”
釣魚在他心里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我不得而知。但,“活著總得有點兒意思吧”,說到了心坎里。
席勒說,真正的價值并不在人生的舞臺上,而在我們扮演的角色中。我們扮演怎樣的角色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如果活著沒點兒意思,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區別?
02
另一個朋友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他每天早出晚歸,忙得不可開交。但他還能雷打不動地擠出1個小時,研究股市。炒了幾年了,沒賺到一分錢,相反,還賠了不少。
我問他:“既然炒股費時,費力,損傷腦細胞,還不賺錢,為什么還炒呢?”
他說:“炒股雖然不賺錢,但很有意思。等到有一天, 大盤暴漲的時候, 你還能像大盤暴跌的時候一樣, 淡定,從容, 捂緊你的票票, 就可以盈利了!”
原來,他炒的不是股票,炒得是心情,是淡定,是從容。
看到股票上那些跌宕起伏的曲線,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有高峰、有低谷,起起落落。你雖然不知道意外和未來哪個先來到,但只要做好了有輸有贏的準備,又何懼意外與未來?
有人說股市是天堂,有人說股市是地獄。而對于他來說,股市是思考的港灣,人生的航船。
03
提起他們,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每天花費很多時間選材、構思、碼字,寫這些亂七八糟的,幾乎無人問津的文章,有什么用呢?想來想去,可能還是那句話:活著總得有點兒意思吧。
我從沒有奢求過自己有一天能成一名作家,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接受別人的鮮花與掌聲。我清楚地知道那對于我來講,就是“蚍蜉撼大樹”,就是”難于上青天”。我甚至知道,我把自己寫的文章發到朋友圈,會有很多人在背后發出無情的嘲笑。但我不是為別人而活。我寫我的,你想笑,就盡情地笑吧,別笑掉大牙就好。
你我皆是人生的過客,我在你的故事里跑龍套,你在我的故事里串場。偶然的緣分讓我們在朋友圈里相逢,擦身而過之后,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能否,讓我們在相遇的剎那握著彼此的手,互道一聲“你好,珍重!”
04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為了實現所謂的人生價值,獲得虛無的社會地位,絕大多數人都把掙錢當成了人生的終極目標。
然后,在掙錢這條路上,跌跌撞撞,一路狂奔,跑著跑著,都忘了為什么要出發。到達頂峰的露出一絲苦笑,半路脫逃的哀聲嘆氣,跑都跑不動的窮困潦倒。
別忘了,人生的終極目標其實是墳墓。我們從娘胎里來,都得到墳墓里去。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里,掙錢不是唯一,欲望不是目的。活著總得有點兒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