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閑人詩涵
父親只是一個農(nóng)民,還是一個老實(shí)巴交又窮得叮當(dāng)響的農(nóng)民。按理說,哪里會有什么遺產(chǎn)呢?但是,父親確實(shí)留給我們幾筆遺產(chǎn),幾筆可以終生受用的遺產(chǎn)。
父親留給我們的第一筆遺產(chǎn):善良。
善良,是長在父親骨子里的,是父親一生做人行事的底色,時時處處都有自然流露。當(dāng)然,父親只是農(nóng)民,還是農(nóng)民中的窮人,他的善良不會體現(xiàn)在熬粥賑濟(jì)災(zāi)民,捐款修橋補(bǔ)路方面,他的善良只能是做點(diǎn)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比如,舍得用自己的力氣,去體諒別人的不容易。每到趕集天,父親都要多挑一挑水放在水缸邊。因?yàn)橼s集過路的村鄰常常會到我家找水喝。
水,需要父親到一公里外的山間水井里去挑。路是山路,挑水水平不高的,晃蕩到家,一挑水能剩下三分之二就喊阿彌陀佛了。所以,趕集天多挑一挑水,是父親“額外又專職的服務(wù)”。這項(xiàng)服務(wù),父親堅(jiān)持了二十多年。
到我家喝水的村鄰或者陌生的過路人,喝了水,用手抹一抹嘴角,總會對父親說兩句感謝的話。因?yàn)樗y挑,去別的人家都找不到水喝。
父親一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善舉,但是這種一生相伴的善意,也讓他得到了一句“蓋棺定論”——他一輩子心好,所以去世走得鮮健,有福氣。
父親留給我們的第二筆遺產(chǎn):貫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律精神。
這種自律,在父親身上幾十年如一日。突出表現(xiàn)有二:一是早睡早起;二是講究衛(wèi)生。
早睡,用母親的話說叫關(guān)門瞌睡。早起,用父親自己的話說是雞叫三遍就起床。
至于講究衛(wèi)生,更是雷打不動。每天早上起來,父親都要把家里的地從里到外掃一遍。干活回家,洗澡換衣服是父親的第一要務(wù),再餓再累也阻擋不了他。
父親每天至少洗澡一次,也從不留臟衣服。對他的衣服,旁人會開他玩笑,說他的衣服上面連蒼蠅都站不住,要打滾。
對我們的衛(wèi)生,父親的講究程度也不打折扣。最奢侈的記憶是,小時候還曾享受過盆浴的待遇。在上世紀(jì)的八十年代,父親居然舍得花22塊大洋,買了一個大大的銻盆,就為了給我們洗澡。
至今還記得在大盆里一邊洗澡,一邊玩水,濺起的水花灑在父親的臉上。母親就在旁邊喊我們不要玩水,否則就不給洗澡了。 要知道,那可是挑水時代,不是自來水時代啊。
父親留給我們的第三筆遺產(chǎn):能夠控制自己,抵制誘惑。
父親小時候,看見吸大煙的某人成了廢人,就一生不抽煙。
年輕時也曾貪念杯中之物。但是,因?yàn)橐淮巫砭疲響B(tài)難堪,被人說了一句“喝得就多喝點(diǎn),喝不得就少喝點(diǎn)”,從此滴酒不沾。
剛結(jié)婚時,也幻想靠不勞而獲的賭錢來發(fā)家致富。但是,輸了兩百塊就認(rèn)識到這不是正途,立馬收手,從此遠(yuǎn)離賭錢場合。(直到去世的那一年,會偷偷跑去看人家賭錢,也會和人小賭兩把。所謂行為反常,不是良端,所以沒到年底,父親走了。)
父親留給我們的第四筆遺產(chǎn):人,要有自知之明,凡事都要腳踏實(shí)地,不要眼高手低,不切實(shí)際。
父親曾經(jīng)很多次被人開玩笑地問:*表伯,你天天在地頭刨,見塊把金子不嘛?每次,父親都會說:管他的羅,有好大的本事就端好大的碗,先把肚皮喂飽哈羅。
(其實(shí),父親開過小賣鋪,也去打過工,但是他從來不會讓地荒蕪。他知道,即使掙不到錢,最起碼要填飽肚皮。只有肚皮飽了,才有底氣。)
因?yàn)闆]錢請人,父親曾自己砌新房子的地基。地基要砌三米多高,才能平公路。但是父親沒有技術(shù),只能一塊一塊慢慢弄。不時會被人笑問:你這個長城哪個時候才修得好哦?父親呢,也老老實(shí)實(shí)地回答:不曉得啊,管他哪天修好算哪天羅。
父親留給我們的第五筆遺產(chǎn):不怨天尤人。
比如,母親打算響應(yīng)國家獨(dú)生子女政策,只要我一個,父親同意媽媽引產(chǎn)了一個弟弟。他不怨。為了兄弟情誼,也為了滿足奶奶要孫子的意愿,回老家繼續(xù)生娃,因此生計(jì)艱難。他也不怨。
所以,父親有一句口頭禪叫做:一天說到黑,還不是怪自己。
父親留給我們的第六筆遺產(chǎn):心寬不藏事。
這點(diǎn),用母親的話說就是:“你倒是一天不曉得焦(就是發(fā)愁),我在這里焦得睡都睡不著,你是睡得鼻子吹牛角,日子好過很!”這時候,父親常常有點(diǎn)不好意思又憨憨地笑著回嘴:“焦也沒有哪個給我一分錢,嘿嘿……你說是不是嘛?”
母親呢,也只好剩下一副恨鐵不成鋼,加對牛彈琴的無奈表情。有時候也會罵幾句:當(dāng)然羅,天塌下來也是老子在神起,你還焦哪樣呢?他媽喲,老子上輩子欠你的……(我家是母親當(dāng)家,因?yàn)楦赣H年紀(jì)大,做事又不及母親有遠(yuǎn)見有計(jì)劃。)
父親留給我們的第七筆遺產(chǎn):是他身上的不足。
比如,他做事熱情有余,冷靜不足。用母親的話說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做事不過大腦。
比如,他膽大,有時卻用不對地方——年過半百了還會爬車。熟人開拖拉機(jī),想順路帶父親一程,父親說不用停,他跑兩步爬上去就行。這樣的神勇,雖然成功很多次,有一次也失手了。失手的后果很嚴(yán)重:摔斷了左邊的鎖骨。
(父親的這筆遺產(chǎn),很特別。作用是讓我們有一個參照。)
天下所有的父母,總有“遺產(chǎn)”留給子女,只是具體內(nèi)容,家家各有不同而已。
我的窮父親,留給我們的這七筆遺產(chǎn),不能當(dāng)飯吃,也不能當(dāng)衣穿,卻像一把鋒利的砍柴刀,可以讓我們砍掉荊棘,留出做人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