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看不看《拜托了,冰箱》,反正我還蠻愛看的,一口氣下追完了1.2季,而第3季終于在期待中開播了。
如果說這個綜藝節(jié)目沒有朗讀者和見字如面那么有深刻反響,也沒有奔跑吧那么搞笑擔當,但我喜歡看拜托了冰箱展現(xiàn)了明星們光鮮背后的生活和不被人知的習慣。中國人最講究吃,從冰箱的食材反映生活質(zhì)量的精致程度,甚至提升到階層級別,比如最近熱議的李湘冰箱。
李湘家冰箱是完完全全的中產(chǎn)階層級別的,有昂貴的花膠燕窩海參蟲草海鮮,還有正宗的土雞黑松露菌醬剁辣椒……于是,富婆李湘又一次被輿論吐槽炫富。
其實說實在的,這簡直是吃貨們的必備冰箱啊。我有個朋友M,天天在朋友圈發(fā)自己吃的海底椰蟲草花膠,各種燉品補品湯湯水水,但其實她家并不算富裕,只因為她是一名正宗的吃貨,對自己家所吃的東西有著絕對的要求,把大部分錢都花費在吃上面了。
而對于冰箱所展現(xiàn)的生活質(zhì)量,從我媽家和家婆家的兩個冰箱就能看出來了。老媽和家婆的冰箱都是這幾年新?lián)Q的,不同的是老媽的冰箱是用了太多年壞掉了,而家婆的冰箱是食材太多放不下,換了個雙門冰箱。
老媽家的冰箱幾十年如一日,從未放滿過,有多少吃多少,吃完再買。食材少,每餐只有兩個菜。老媽對于吃并不在行,做菜熟了能吃就行,因而即便買了高檔的食材也不會弄。做菜只放鹽油醬油和蔥蒜,連蠔油醋這類平常配料也不常用,菜式不多。記得上大學時,幾乎所有同學都吐槽學校伙食難吃,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好吃……想想也是醉了。
而家婆的雙門冰箱,放滿了各種食材,一個星期出去市鎮(zhèn)采購一大籃子的食材回來。家婆天天都在考慮該吃啥,偶爾跟別的婦女交流怎么做菜,研究新的菜式。每次兒女們回來,當天菜式必定擺滿飯桌,寧愿吃不完也不能吃不飽。家公被培養(yǎng)出了刁鉆的舌頭,吃一口魚肉就能知道這是活魚還是死魚。還有,看我現(xiàn)在的身材就能明白了……
有一個研究說:在完成階層流動的人要在穩(wěn)定地富足五年之后,才會想到升級吃的問題,再過十年之后,才會在整體品味上有所改觀。而中國正在慢慢進入消費時代,從喜歡吃到研究吃,再到吃得精致,從滿足生存需要到了審美需要。
一代比一代好,父母輩想著吃得飽,我們想著吃得好。而孩子們那代根本不用想吃什么,而是從小就被培養(yǎng)了獨到的鑒別力,用的吃的都是挑精良品質(zhì)的東西。
物質(zhì)基礎決定了下一代的眼光和氣質(zhì)。
所以,不要再嫌我賣的點心貴,上佳新鮮的食材用料和花心思的創(chuàng)新,吃起來有滿足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