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傳說中的GE(通用電氣)經理的自傳,將商業常識貫穿于他的個人成長中,不過需要批判性的看待里面的內容。畢竟中美企業存在文化差異,再加上時過境遷,有些東西并不適用于現狀。而且,自傳中難免存在美化的部分。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值得一讀的。
1.Build self-confidence:
和所有的傳記一樣,故事都是從主角的童年開始。其中,他的母親對他的影響巨大,比如:他是在母親的鼓勵下建立了強大的自信。他小時候口吃,但是他母親鼓勵他:那是因為他很聰明,所以他的腦子比嘴快。當然,他母親也不僅僅停留在鼓勵和寵愛上,在原則性的問題也會對他有嚴厲的批評和懲罰。比如,他在一次比賽中因為屢次受挫選擇放棄的時候,母親沖進球員休息室,把他臭罵一頓。這樣成長起來的他在成年以后不禁發現,自己是永遠是各類球隊中最矮最弱小的那個,但在當時卻是最有自信的一個。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申請學校時并沒有和他的好朋友一樣申請到常春藤的獎學金,而是被麻省的州立學校錄取。作為家里第一個大學生,父母又都是工薪階層,沒有良好的家學淵源,即便在這樣的學校也感到很大的同儕壓力,周圍的同學早在上大學前就已經在各類學科中獲得了充分的訓練,那個時候Jack還在天天樂呵呵地打球呢。遭遇這樣的情境,讓剛進入大學的他想回家,好在他的母親及時去學校好好安慰了他一番,才堅持下來奮發圖強,并且花了一年的時間就趕了上來,之后一直保持著優秀的成績畢業,最后去伊利諾伊大學讀研究生。他對此很感慨,如果當時僥幸進了常春藤這些學校,可能早就被打擊得體無完膚,所以有時候起點低也并不是一件壞事。
2.Get Out of the Pile:
年輕Jack剛開始參加工作一年就要辭職。公司和上級很摳門、臃腫的官僚制度、所做的項目不受重視進展不順利,工作處于食物鏈底端,默默無聞,又看不到希望,一年工作期滿才加薪1000刀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他決定離開。但幸運的是,他的boss(而不是他的直屬上級)很欣賞他,專門請他吃飯勸他留下來,并承諾給他更多的漲薪和工作自由度。
這其中固然有運氣成分,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如他這么幸運遇到足夠賞識他的上級,比如他的直屬上級就巴不得他走人。但是也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得到領導的賞識。那么他是如何吸引到領導的目光的呢?原文中是這么說的:we had made a connection because i would always give him more than he expected.
想要出類拔萃得到上面領導的賞識,那么就不能僅僅是回答他們的問題,因為大多是時候他們已經有了答案,只是需要從你那里得到確認而已,因此必須要比領導想的還要多,不僅提供問題的答案,還要提供出乎意料的新鮮視角。這一點和追女孩的道理也是想通的,你只知道噓寒問暖做大多數人都會做的事情,那么是吸引不到女生的,你要差異化,只有差異化才能讓你脫穎而出,不管在哪。
3.Blowing the Roof Off:
1)這一節通過實驗室爆炸一事引出的關于團隊如何管理的問題,作為實驗室的teamleader,Jack對爆炸事件難辭其咎,然而他又非常幸運的碰到一個好領導,并沒有指責或者懲罰他,而是問他此次事件問題在哪,如何在產品流水線生產時解決這一缺陷。
這里談到的是一種團隊管理的思路,既要有蘿卜也要有大棒,需要安慰鼓勵,也需要批評懲罰。重點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通過這種方式樹立典型,逐漸形成公司特有的企業文化。
2)同時也談到了企業發展模式,GE充分發揮自己大公司的優勢,支持具有大潛力的小項目,雇傭一幫杰出人才,提供足夠但資金,以小公司的模式來運營。這樣能使大公司保持持續增長的活力,這一點很像騰訊游戲的各類工作室。
3)Jack在公司領導升遷以后,瞄準來領導的位置,毛遂自薦跟領導申請擔任更高級別的職務,實現了從單純的生產研發人員到市場開發崗位的過渡。通過充足的準備和展示出的強大自信,最終說服了領導自己能夠勝任該職務。剛一上任,由于新產品的缺陷無法解決而陷入來困境,甚至連產品的發明人都無法解決,然而經過緊張的六個月努力,幸運再次降臨,團隊的一名工程師找到了解決辦法。于是,Jack成功轉型,成為businessman到處公費出差的生活。這其中就涉及到職場轉型甚至轉行的問題:一方面,要有扎實的業務能力和知識儲備;另一方面,自身性格也要和所從事的工作相契合;再就是轉變之前一定要對之后所從事的工作有充分的認識,而不是盲目地轉行。那些出于不喜歡,或者不順利產生轉型念頭的人,往往并不能勝任當前工作,那么他們又何來自信能在新的崗位上干得出彩呢?往往轉行成功的人,在原崗位上已經很成功,轉型可能是現有崗位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挑戰。
4) Jack在升職成為小頭目以后開始膨脹了,買了新的敞篷車,每天穿的帥帥的,直到有一天他穿著新衣服啟動新車的時候,濺了他一身機油,他像是得到了某種預示,猛然警醒,人還是要清楚自己的位置,膨脹是要不得滴。
4.Flying Below the Radar(保持低調)
Jack成長為塑料業務板塊的經理,在業務起飛的同時,也要與總部的官僚主義作斗爭。他直率的工作作風或多或少的讓總部的人對他有看法,給他也造成了一些阻力。比如,當總部覺得給他升職時,就有人力的boss給他負面評價,試圖影響領導層對他的任命。在本區塊關鍵崗位的人事任命上,要跟總部反復爭取,有時不得不在總部劃定的候選名單中進行選擇,對于自己看好但是暫時資歷不夠的人才只能曲線救國。這里面涉及到如何處理分公司或者說分支機構與總部的關系,然而,這種斗爭藝術在里面并沒有詳細講述。
Jack是個實干派,不務虛,開會要言之有物,提出建設性的看法,不空談,那些無法適應的人要么自己走要么被開掉(好殘忍)。
然后,又升職了,成為整個材料板塊的經理。第一件事就是去檢查隊伍,開掉不合適、不作為的人。
開人小技巧:先談話一到兩次,給你改的機會,第三次找你的時候,你就知道自己確實該走了。
盡管經常被官僚體系所挫敗,但是Jack仍然克制不去公開批判它,盡量保持做自己,并想辦法打敗這個體系。他開始思考自己如果成為GE的CEO以后該如何管理這家公司。--果然是有大志向的人哎。
5.Getting Closer to the Big Leagues
我們的杰克韋爾奇又升職了,這下他不得不去總部工作,小池塘里的大魚最終還是要面對大風大浪。
一如既往地組建自己的新團隊,然后帶著團隊到處查看各個地區公司的項目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和思考公司發展的機會。雇用最優秀的人,開除不合格的人,支持高增長業務,壓縮增長慢的業務,這是他的管理思路。
韋爾奇認為,管理的關鍵在于用人,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每個專業都懂,比如他就只精通塑料行業。但在用人上,即使是韋爾奇這樣的管理天才也犯過錯誤,以貌取人,雇傭外表優雅,能說會道,缺乏實際工作能力的人。
韋爾奇的優點是知錯能改,堅持本心,一心為公。在雇傭人員和商業決策失誤的情況下,不計較對個人的影響,勇于承認并糾正錯誤,避免公司造成更大的損失。(這一點真的適用么?畢竟堅持對的事情本來就是有代價的。)
6.Swimming in a Bigger Pond
韋爾奇又又升了,這下他要開始角逐GE一把手的位置。當時,他處于劣勢,一來比較年輕,二來在總部無人支持,三來性格鮮明不受其他高層歡迎。機會很渺茫,在前期甚至連候選人名單都沒進,還是當時的CEO發話才給了他一個角逐的機會。
剛到總部的時候,杰克非常孤獨,沒有熟人,也沒人支持他,包括他的頂頭上司,再加上CEO候選人這件事,使公司籠罩著一股濃厚的政治氣氛。
這又是一個好的命題:當你的直屬領導不支持你的時候,你應該怎么辦?
他選擇把心思放在做事上。第一件事是對前任大力鼓吹的家電行業在經過考察后做出了相反的判斷,并進行來縮減,這是一件極其得罪人的事情。尤其是在前任是深受上級支持的另一位候選人。另一件事充分的顯示了韋爾奇的商業頭腦,早在1977年就意識到了信貸的前景。對于只需通過動用腦力而不用大量生產產品就能獲得高額收入的行業,韋爾奇加大了投入,經過了人員上的大換血和規模上的擴充,通用信貸發展越來越好。
當然,杰克也不是萬能的,他在收購Cox的生意上就遭到來失敗,最后勇敢的提出終止收購,盡管此事會對他競選造成很大影響。
CEO的兩次面試:1,除了你以外誰是最好的繼任人選;2,如果讓你當CEO你會選誰合作。
最終,杰克成功繼任GE的CEO,開啟了韋爾奇時代。
7.Dealing with Reality and "Superficial Congeni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