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之前應該什么都讀。1積累挑選書的能力,2從比可能的地點意外獲得知識,2駕駛經驗遠比駕駛技巧重要
閱讀學術文獻很重要。1文獻作者寫作態度和通俗作者不同,2文獻作者不關心你能不能搞懂,只關心自己理論能不能自圓其說,也就是自恰。一切有賴于你的學習理解能力,所以對能力培養很有好處,3文獻可以接觸實效性最高的知識
好書即使不能讀懂,也一定要讀完。因為一些比較深的知識一般不是線性結構,而是遞歸結構。例如要讀懂第一章的知識,有賴于你對第五章的理解。
訓練閱讀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寫作。因為要像作者一樣閱讀。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所謂的專業,其實就是提高品位和品味。
應該每天固定時長閱讀,至少一個小時。
一個人的總價值基本上相當于他能夠有效集中注意力解決問題的時間長度再乘以那些被解決的問題在多大程度上是這個世界所需要的。
應該在讀完之后,自己回憶以前的行為有哪里需要改進的。
最好推薦復述,也就是講給別人聽。
短筆記有可能有偏頗有遺漏,但是把當前最重要的知識固化住了,就已經是很大的成績了
縱觀學習,如同教會汽車自動駕駛。在能力形成之前,千難萬難,甚至不知是否會成功。能力形成之后,猶如呼吸,喝水一樣看起來簡單。
對于孩子來說,細心呵護,潛移默化的培養的閱讀,思考,訓練邏輯思維和學習方法,是如此重要,是孩子一生競爭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