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來了,看到文章有條評論,說實話,對于閱讀量不怎么樣的新人,有評論我是很開心的,好吧,暫時忘記2.14的不愉快。
評論很短:出來混的遲早都是要還的。
再借用一句話: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有這兩句,在職場上就知道自己是該怎么干了。
一味的偷奸耍滑、懶惰逃避,再加上根基不穩,不好意思,領導不是傻子,他也不瞎,這種人也走不了多遠。即便脫離上級領導的種種,二十幾歲年紀輕輕就得過且過,連鐘都懶的敲,不思進取,到四十、五十歲,估計也混不成個什么樣子。可能未來的路很長,但肯定是得去后半輩子來還的。不少人關于體制內外的爭論,覺得體制內的人缺乏進取心,真要再出現了下崗潮,這些人連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好吧,我也嚴重懷疑自己沒有這種再自主擇業的能力。總之這個社會,不但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圖傷悲”式的悲劇,也有“老大不努力,老來圖傷悲”的趨勢,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債自己還。過去決定了你的現在,現在的你有權利決定你的未來。別等老來慘戚戚的時候說當初怎么怎么。有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自個兒都不成全自個兒,別人可以拖你一回,也可以兩回,但人家沒有養你終老的義務。
聊聊第二句: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這句大白話說的通俗又很有哲理。很有哲學思維,你要到哪兒去,你要成就怎么樣的自己,你腦子里想得是什么?你要去行動。要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別人沒有這個義務,也沒有這個能力。時間是你自己的,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選擇權很明顯。生活是自己選擇的,日子也是自己過的。至于過成什么樣,那是你的問題。
不是羨慕嫉妒,出身比你好的人,賺錢比你多的人,選不了出身,你可以選將來,自怨自艾,說命的人,自個兒就沒想著成全自個兒。想讓別人成全你,你得看看這個依靠對象是誰。
在婚姻擇偶中也是一樣。有人嬉笑說,重男輕女的傳統終于在房子面前改變了,新聞上說中國未來有3000萬剩男。真的假的,就不細究了,反正依著中國現在的國情,女孩子現在在婚姻戀愛中的自主權是進一步提高了,有的女孩子,只是說一部分啊,因為現在獨生子女多,很多條件好的獨生女家庭是可以接受家庭一般但人品好的女婿的。
確實有一部分女孩子,通過婚姻過上了自己想要的日子,少奮斗很多年,以前是“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來就是“學會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現在有句話是,“生的好,不如嫁的好”。如果對方恰好有個好爸爸,可以資源共享的嘛。我聽到過有個女孩子,開出赤裸裸的條件,有沒有房子?月薪多少?你能不能養得起我?家庭條件怎么樣?房子不能有貸款。理由很充分,她說,因為自己是外地人,賺的又少,所以要找個本地的,不能有房貸的,父母有一定經濟條件的。想說姑娘,這種思維實際是說:你爸爸就是我爸爸,你的房就是我的房,你的錢就是我的錢。(當然也適用于有些有這種想法的男生)雖說,人說女人一輩子有三次命運,一次是父母給的,一次是丈夫給的,一次是子女給的。第一次不能選,第二次要好好把握。但我也很欣賞范冰冰式的豪氣,“姐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當你希望通過別人來成全自己的時候,先審視一下自己的籌碼是不是真的夠。這是以愛情的名義掠奪的強盜,我很同情被選中的男人,你只是個恰好符合他條件的那個人而已。當然了通過男人上位的人很多,最近新進500億的女富豪甘比,還有人們熱議的鄧文迪。再回到前一句,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當一個人可以給予你想的東西的時候,也有權利奪走。當然,不排除向王寶強式的寵妻,家里所有財產都在老婆名下。不過,馬蓉也是要還的,現在的身敗名裂全國皆知,也正她還的時候。
好吧,總結發言,先做好自己,對自己負責,不論工作與生活,想要的東西自己賺,自己的別人拿不走,別人的你也要不來。且活且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