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嶺沖之行

文/亦夢

圖片發自簡書App

01

初識小嶺沖,是先聞其名。我們的同學陳祥林是隨州市黨校下派到小嶺沖精準扶貧的駐點干部,他同時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經常在朋友圈曬小嶺沖的各種風景美圖,讓我們大飽眼福,小嶺沖就這樣不經意地進入我們的視線。而最讓我們對小嶺沖注入熱情的是隨州市文明辦、市住建委發動的“最美鄉村(鎮)”網絡投票活動,小嶺沖候選名單位列其中。在陳祥林同學的倡導下,同學們及萬能的朋友圈紛紛參入投票,掀起了一股小嶺沖投票熱,小嶺沖一下子在同學群及朋友圈成為熱點,在歷時半個月緊鑼密鼓的投票之后,小嶺沖榜上有名。

圖片發自簡書App

投票落幕之后,同學們紛紛鼓動要上小嶺沖一睹其芳容。這份意外的驚喜讓陳祥林同學欣然應諾。他以小嶺沖代言人的身份精心制作了一份溫馨又充滿詩意的網絡邀請函,向同學們發出邀請,同學們見狀異常高興,紛紛邀約欣然前往。

小嶺沖隸屬隨州市洛陽鎮,位于洛陽鎮南部,屬典型的丘陵地帶。它東與洛陽邱畈村相鄰,西、南與安陸市孛畈鎮、王義貞鎮以山脈分水為界,北與九口堰村以圍山分水嶺為界。其山脈走勢畹蜒盤旋,山山相扣,層巒疊嶂,以一道天然屏障將整個村莊環抱在大山深處。

小嶺沖離隨州城區大約1小時的車程。11月18日星期六,我們部分同學驅車前往,陳祥林同學與我們一路同行。

我們到達小嶺沖時,在洛陽鎮工作和生活的幾位同學早己在陳祥林同學駐點住居的凌姓村民家等候。

這是一個兩層樓的農家小院,小院的主樓沐浴在冬日暖陽中,樓頂上有一層閣樓,喂養著鴿子,陽光下不住地有鴿子在樓頂玩耍、覓食。那鴿子萌態狀又不失靈巧,胖乎乎的,看著好玩又有喜感,可見主人勤勞,連家禽都喂養的這么養眼。

小院被墻外樹林綠蔭掩映著,圍墻上爬滿了青藤,雖是冬天,卻沒有冬日的落寞,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想必農家主人種植的都是四季常青的樹木和植物。

屋里凌家主婦正在廚房熱氣騰騰地準備午餐,有些準備好的菜品己擺上餐桌。女主人干凈利落,一邊在廚房忙碌,一邊熱情地招待我們,喜氣洋洋。凌家村民的熱情好客讓我們感動,看的出這一家人對陳祥林同學的敬重和熱忱,也讓我們沐浴在這股暖意中。

02

由于要等另外一個彭同學他們夫婦二人的到來,陳祥林同學提議帶我們先觀光一下附近的村民住宅。我們沿著小樓前水泥鋪就的6米寬的馬路前行,印入眼簾的是前方一座高聳的大山,此山名叫圍山。

放眼望去,圍山好像就在眼前,實則離我們所處的位置還很遙遠。山上各種各樣的樹木,參差不齊,樹葉繽彩紛呈,灌木叢生,微風吹拂,整個山脈好像一起輕輕浮動,尉為壯觀。

陳祥林同學告訴我們,由于小嶺沖特殊的地理環境,歷代達官顯貴多在此住居養生,現今保留的古建筑群落有六處。現在他帶領我們要看的是其中的一處。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隨他一起看了幾家明清時代的房屋古建筑,不看不知道,一看讓我們見識了明清時代房屋的外觀、結構、建筑實材、青石青磚,古樸古風。

明清時代的房屋主要由青石青磚砌成,有的青磚上還刻有花紋圖案,可見在遠古的明清時代,文化己注入到建筑構造中。可能那時房屋不進行外在裝修,用這種帶有花紋圖案的青磚壘砌成墻,以花文圖案裸墻示人就是那時的一種裝飾吧。

這樣的建筑既便是在今天看來也是別有特色,可見古人也是很有智慧的。而今天把這種古文化遺址作為傳承加以保護是明智的也是情理之中的。陳祥林同學講道:他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要致力于把這些古文化遺址加以保護與修復。

圖片發自簡書App

沒有踏入小嶺沖之前,由于陳祥林同學是到這里來做精準扶貧工作的,我們誤以為小嶺沖貧困、閉塞、破舊不堪,但看了幾家農宅之后,這個想法逐漸改變。

這里除了幾家房屋具有明清時代的建筑特色外,其它的都是新建的新型的樓房或平房,一個新型的農宅一條街嚴然己初具規模,而且這些農宅座落在圍山底下,一邊靠山,一邊環水,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風水極佳,是住居的上乘寶地。

農宅房前水泥砌成的池塘,清澈靜幽,波光粼粼。池塘邊的橘樹,橙色滿枝,果實累累已壓彎了枝丫,低垂到幾近水面。同學們驚呼好想吃,伸手去摘,可就是到達不了,又連連發出嘆息聲,笑聲不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柿子樹像畫一樣立在池塘邊,橙紅而又小巧的柿子倒映在水里,宛如地下水宮殿堂里懸掛的一件件藝術品。

偶有小鴨子在水里游來游去,戲水玩耍,聽說它們是小野鴨。小鴨子們偶爾嘻鬧,偶爾伴嘴,偶爾愛撫,不停地結伴從一邊游向另一邊,不遺余力,那樣子很是可愛。

更讓我們驚喜的是,此處的農家菜園,在這遠離城鎮的鄉村,一個個綠油油的小菜園呈現在我們眼前,著實讓我們驚喜,要知道對于我們這些久住城中的人來說,擁有自己的小菜園不亞于擁有侈奢品。

而且這些小菜園也極具觀賞性,村民們很會打理,菜園里都間隔成小方塊,一個方塊種植一種菜,看上去整潔有序。菜況長勢喜人,蔥郁脆綠,嬌嫩欲滴,這園子讓我們好生羨慕。這些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味美可口,營養豐富,是我們花錢都很難買到的上好實材。可惜,我們只能看看。

期間,有個老奶奶在園子里清理菜圃,看到老奶奶,李同學突發奇想,故意想考一考陳祥林同學的政績,指著陳同學特意問老人“認不認識他?”老人睜大雙眼仔細辨認了一下,連聲說道:“認識,認識,他是好人,他幫我們。”聽罷,同學們哈哈大笑,鑒定過關。陳祥林同學也開心地笑了起來,這是對他工作最大的肯定,他自然高興。

圖片發自簡書App

池塘邊分支路口屹立著一尊彩色的花崗巖石,上面刻有“小嶺沖”三個醒目的大字。我們知道它不僅是一塊路標,也是一個金字招牌。不管你信與不信,小嶺沖正向著旅游產業方向發展。毋庸置疑,小嶺沖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具有傳統的田園風光和鄉村特色。

聽陳祥林同學介紹:小嶺沖自然植被良好,林木資源豐富,百年以上銀杏樹二百多株,明清古建筑六處,保存有以圍山為代表的古城寨文化遺址多處,曾經是新五師后方基地,紅色旅游資源豐厚,全域旅游產業發展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基礎。

路囗的這一石尊的聳立,意味著小嶺沖現在正朝著旅游產業這個方向規化和開發,它已經實質性地邁出了第一步。也許經過艱辛的努力和打磨,未來的小嶺沖不光是小嶺沖村人自己的,也許它也將是千千萬萬游人的。所以,正像陳祥林同學所說,小嶺沖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努力吧,小嶺沖,我們期待著你的繁榮!

在同學們的一片笑聲中,我們回到餐桌旁,這時我們等待的彭同學夫婦二人也到達。同學們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共進午餐,推杯換盞中不失幽默、詼諧。笑聲充盈著整個農家小院,溫馨與溫暖蕩漾在我們每個人心間。

03

午餐之后,我們繼續觀光,這一次陳祥林同學帶領我們坐車繞道而行。據他介紹,小嶺沖版圖大約15公里,林地面積17100畝,耕地面積1957畝,28個自然彎,47個村民小組,總人囗1342人,共產黨員47人。

他平時的工作就是與村干部和黨員代表深入每家每戶與村民坦誠交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了解群眾的所思所盼,做群眾的知心人。幫村民解決疑慮,化解矛盾糾紛,在解決實際矛盾中調動村民積極參與建沒美麗鄉村的積極性,激發村民重建美麗家園的愿望,引導他們積極配合,做到人人動手,戶戶參與。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正如陳祥林同學所講,沿途我們看到有村民正在規化好的場地建房,一個個整齊劃一的集體村莊,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個自然植被良好,鮮花盛開的村莊在小嶺沖比比皆是,成為一道亮麗的旅游景觀。

汽車緩緩而行,我們一路領略自然景色和田園風光,不知不覺來到一個叫義和店的正在興建的村莊。義和店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初,這里曾是新四軍第五師慶祝大會廣場,也曾是新四軍第五師的后方基地,因此義和店也被稱為紅色義和店。時代變遷,但對紅色革命軍隊的緬懷和崇敬都沒有改變,這里仍然保有昔日的紅色遺址。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條蜿蜒的小河,將兩邊的群山和耕地隔開,小河淌水,涓涓細流。河水來自山泉,清澈見底,河中的鵝卵石依稀可見。河水悄無聲息地流淌,陪伴著兩側的群山,滋潤著小嶺沖的沃土,為昔日紅色小嶺沖作無聲的奉獻。

車子在石橋邊停下,陳祥林同學招呼我們去走訪一戶農家,這是他精準扶貧村民中比較典型的一家。走過石板橋,迎面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婦人,飽經滄桑的臉上刻滿了皺紋,清瘦,皮膚黝黑,一雙褐色的眼睛透著善意和精明,她就是我們要走訪的農家主人。她一眼看見陳祥林,一把抓住他的手,像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

看到這一幕,旁邊的同學又開始進入測評模式,他問老人:“你認識他嗎?”老人不加思索地回道:“認識,太認識了,他是我一家的大恩人!”同學們會心地一笑,叮囑老人,要多保重身體!

通過與老人攀談,我們知道了她家的情況。她家屬特困戶,她老伴病逝,兩個女兒已出嫁,目前家中四個人,兒子兒媳都是智障,有一個剛出生兩個月的小孫女。一家人全靠她一個人支撐,生活異常清苦和艱辛。以前住在幾里地以外的一個村子里,房屋破舊不堪,實屬危房。因貧困無力翻修,一家人只能住在搖搖欲墜的危房里,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陳祥林同學了解了她家的情況后,迅速把她列入精準扶貧對象,對她實施扶助,幫她移地在義和店蓋起一套三住室的平房,就是現在她身后的這套房子。

現在老人一家住房解決了,生活逐漸趨入安隱。所以老人對陳祥林同學感激不盡,每次陳祥林離開村子時,老人都相送幾里地。陳祥林同學也被老人的善良和知恩感動,他覺得他這份工作雖然辛苦、奔波,但能為貧困的村民辦點實事,他心里很踏實覺得也很值得。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離老人房屋幾米處,有一棵柿子樹,樹上柿子掛滿枝頭,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陽光的照射下,整個樹紅的耀眼,異常美麗,女同學們紛紛舉起手機,把它的美麗收入囊中。

旁邊新建的樓房上一個村婦探出頭來,笑容滿面地看著我們,我們的一個女同學對她說:“你房子好漂亮!”她聽了高聲回道:“我們享習主席的福,現在國家政策好了,我們享國家的福!”說者有意,聽者感動。國家的惠民政策惠及到最底層的民眾,惠及到弱勢群體,這是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希望。

同時我們也被感動,國家有良策,基層工作者有行動,執行得力,公平公正,一切都逐漸納入正規,所以才受到群眾的高度贊揚。有如此好的群眾基礎,這與陳祥林同學和他的同事們平時對村民的關心細致入微分不開。我們一路走來,村民對他們好評如潮,不得不說他們盡職敬業,工作做的好!

在這里我們遇到了小嶺沖村委書記甘書記,甘書記正帶領民工在小河兩側修建城墻,他親臨現場督促,可見基層的領導對工作盡職盡責,絕不是虛傳。

據陳祥林同學介紹:像這樣的公共基礎建沒還有多處,他們多方籌集資金新建了群眾服務中心,孔家大灣文化廣場,俢建文化墻,拓寬公路,硬化進村通灣公路,整修河堤,栽植垂柳、女貞、銀杏樹和紅葉石楠。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建立建全衛生環保長效機制,為建設美麗鄉村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小嶺沖這次評選羸得了美譽。

此時正值午后,眼前的石板橋,小河的溪流,正在建造的房屋,修建中的城墻,房屋前的老人,在午后暖陽的輝映下,在我們眼里都顯得異樣的親切,感動在我們心底油然升起,我們情不自禁地在石橋上集體合影留念。我們要把這一切美好與感動與這里的山水一起留在記憶里,留在影像中。

04

告別義和店,我們又驅車前行,來到路邊的一個村子,走訪另一戶村民,這也是陳祥林同學刻意要介紹給我們認識的一戶農家。此農戶也是失偶家庭,老伴病逝,兒子兒媳都是一級智障,兩人生有兩個女兒。老人的另一個兒子輕微智障,能勉強維持生計,在外打工。

一家人全靠老人一個人田間勞作維持生計,生活異常艱難。但這個堅強的老人不管多苦多累,都咬牙堅持著供養智障的兒子兒媳,把兩個孫女拉扯長大,并培養她們都考上了很好的大學。

陳祥林同學在了解了她家的情況后,決定對老人一家實施幫扶,把老人一家列入困難戶,讓她們領取政府發放的困難補助金。

當我們一行站在老人面前時,她一眼認出陳祥林,拉著他的手不住地說著感謝的話,老人的感恩和質樸令我們感動,我們圍著老人同她拉起家常來。讓我們感到意外與驚訝的是,老人在人堆里一眼認出了她的侄女,原來剛剛趕到的彭同學的愛人是她的侄女,這下一下子熱鬧起來,他們互相暄寒之后,陳祥林同學、彭同學夫婦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老人異常激動,高興得合不攏嘴。最后大家同老人道別,老人依依不舍地目送我們離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告別老人之后,我們又繼續前行,來到一個又一個扶貧村莊,聽著陳祥林同學講一個又一個感觸至深的扶貧故事。我們的心隨著故事的起伏,時而感動,時而沉重。

有道是窮山惡水出刁民,但我不想說這里是窮山惡水,這里分明是崇山峻嶺,山青水秀,但令人郁悶的是,這里出現了很多智障、患有精神疾病的村民。方園15公里,人囗1342人的小嶺沖,患智障、精神病的人竟高達66人。人們不清楚至病原因,是山高路遠尋醫不便?是孕期吃藥不當?是狹隘閉塞?是抑郁?……總之,原因不明不詳。

陳祥林同學說,看到這一群體的生活現狀,他的心情異常沉重,他唯一能給予他們的幫助就是關心他們,尊重他們,幫扶他們。我們聽著陳祥林同學講述的故事及他的獨白,更加感到陳同學不愧是一個好干部,有同情心、有良心、有責任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徒步向前走,群山峻嶺中無數個誘人的自然景觀讓我們目不暇接,我們驚嘆小嶺沖的林木資源竟是如此豐厚。

山上各種樹木干姿百態,樹葉色彩繽紛,點綴著群山,這美麗的景象總給人一種錯覺,它們像梵高畫筆下一幅幅印象派油畫,著彩濃郁,明艷的有一種化不開的情結和澎湃的激情,仿佛在向游人致敬和招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偶有嶺上的鳥兒飛過,落在群山環繞的水庫岸邊的柿子樹上,它嘰嘰地自語著,變換著姿式,移步跳躍到懸掛在枝頭的柿子上,慵懶地享受著陽光,注視著前方。

這一幕熬殺眾人,同學們紛紛舉起手機,拍下了這驚艷的一幕。有同學說,千載難逢,到這里既便什么都不看,只看這一幕也就夠了。

我們繼續沿著盤山公路前行,一直走到半山腰上公路的盡頭,路盡頭此處有香葉。銜接公路的是長滿蒲公英、香菜和植物的草場,美女同學們一看到蒲公英,滿心歡喜,開始動手釆摘。

場子上方有幾間平房,這里曾有村民在此住居,現已搬遷。場子下面有兩個古老的銀杏樹,一個七百多年,一個一百多年,兩棵樹落葉散盡默默相守。據說像這樣的百年以上的銀杏樹,小嶺沖僅記載的就高達230株,每株銀杏樹上都貼有標鑒,上面注有說明書,都屬國家保護樹木。

翻過這座山,就是國家一級風景區,洛陽千年銀杏谷區域。山這邊,漫山深處無故人,寂寞古杏無人憐;山那邊,杏葉如金滿枝頭,游人如織醉深秋,山里山外兩重天。看著這落寞景象,不免心生憫惜,不過,希望還是有的,有朝一日此處打通,小嶺沖就會和千年銀杏谷匯合,溶為一體。

陳祥林同學說,小嶺沖現在正致力于這種規化和開犮,相信終有一日,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相信這得天獨厚的資源一旦利用起來,今日落寞的山谷將會熱鬧起來。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到那時我們再舊地重游,看看這兩棵銀杏樹是否還容顏依舊?

05

告別了半山腰上的銀杏樹,我們來到觀光小嶺沖的最后一站,登圍山。圍山素以高出名,被譽為鄂西北較高的山峰,海撥700多米,是一座古城山寨城堡。小嶺沖也以素有以圍山為代表的古城山寨文化遺址而保有特色。這里古時曾有山寨霸匪駐扎,山頂曾是霸匪指揮部,也曾是新四軍第五師的后方基地,李先念曾在這里率兵打游擊,因此它同時也是紅色旅游基地,所以,今天我們登圍山的意義非同一般。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一行浩浩蕩蕩向山上開去,這里除了兼具前面寫到的所有的自然景觀外,可貴的是這里還盛產玉樹臨風的蘭水竹。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給圍山增添了幾分脫俗俊逸之氣。曲徑通幽處,我們緩步而上。遍地的栗樹落葉覆蓋了整個山巒,給我們登山帶來了阻力,栗葉封路,踩在腳下總有打滑的感覺。盡管這樣,我們依然興致很高,踏著曲徑小路,跟著隊伍向上走。

行至半山腰,突然發現沒有路了,這讓我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前面的同學依然沒有止步,后面我們四個女同學開始猶豫起來,一方面我們穿的鞋子不對,走起來很吃力,另一方面我們很擔心隨處可見的荊棘劃破了我們的衣服。我們停了下來,甚至想放棄登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正在猶豫時,陳祥林同學轉回來接應我們,我們在他的鼓動下,決定再接著繼續攀登。我們把外衣脫了,抱在胸前,護著衣服,這樣緩慢地向上攀援。在最險最陡處,一邊是陡峭,一邊是陡坡,稍有不慎,一腳踩空或者打滑就會滾下去,我們屏著氣,幾乎是一步一步挪著步子向上登,就這樣堅持著終于登上了山頂。

極目遠眺,一覽眾山小,所有的景致盡收眼底,我們慶幸我們上來了,看到了在平地無法看到的景觀。先期到達的同學,他們玩的更盡心,同學們都很興奮,異常激動,對著山谷揮臂高呼。山風吹過來,我們的長發隨風飄起。全體同學在圍山之巔合影留念,留下了永恒的紀念。

這是我近年來登上的較高的山峰,我心里的激動自然不言而喻。而且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山寨城堡,雖然已經破落,毀壞,但遺址還在,依稀能感受到當年戰爭的嚴酷。

我們看到了新四軍第五師駐扎的遺址,深受震憾,當年新四軍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依然堅持與敵抗爭,是一種革命信仰的力量。我們今天的安逸與穩定是他們用艱苦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感恩,珍惜,努力把家園建設、經營好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圖片發自簡書App

06

不得不說的尾聲。我們從圍山下來,同學蔡宏志在山下等候,細心的他給我們每個人發了飲用水,正好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晚上由他設宴招待我們,豐盛的菜肴,讓我們大飽口福。同學們又一次舉杯共飲,暢談甚歡。天之涯,海之角,同學情純粹溫暖。我們都很感動,同學情如同兄弟姐妹情,這是生活對我們的饋贈。

十年修得同窗情,愿我們的友情永遠共存共守!愿今天的主角小嶺沖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愿我們再次相聚小嶺沖時,小嶺沖的明天會更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11.20? ? 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825評論 6 546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8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980評論 0 38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4,064評論 1 31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79評論 6 41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109評論 1 33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9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87評論 0 291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99評論 1 338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515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750評論 1 375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22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933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32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67評論 1 29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9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70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漸變的面目拼圖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還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許自己墜落, 我沒有滴水不進的保護膜。 就是害怕變得面...
    悶熱當乘涼閱讀 4,302評論 0 13
  • 夜鶯2517閱讀 127,749評論 1 9
  • 版本:ios 1.2.1 亮點: 1.app角標可以實時更新天氣溫度或選擇空氣質量,建議處女座就不要選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閱讀 6,939評論 1 6
  • 我是一名過去式的高三狗,很可悲,在這三年里我沒有戀愛,看著同齡的小伙伴們一對兒一對兒的,我的心不好受。怎么說呢,高...
    小娘紙閱讀 3,414評論 4 7
  • 那一年,我選擇了獨立遠行,火車帶著我在前進的軌道上爬行了超過23個小時; 那一年,我走過泥濘的柏油路,在那個遠離故...
    木芽閱讀 1,655評論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