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行走中的腦子——一張通票游北歐》游記的一篇,歡迎閱讀本文集下的其他文章)
【Interrail與Eurail】
種類及價格:Interrail僅限歐洲居民購買(拿了長居卡就可以了,而且事實證明一路上也沒遇到有人跟我查過護照或者長居卡的),Eurail僅限非歐洲居民購買。
Interrail有一國通票(本國居民不能購買)和30國通票,價格不等。
Interrail還分為連續天數乘坐和不連續天數乘坐的,價格也不同,比如我買的1個月內任選10天(301歐),日期可以不連續,但是1個月內連續15天的(印象中349歐),使用時期就不能跳躍了。
Eurail更復雜一點,可以買幾個國家的通票。具體我沒有仔細研究,見網站
購買:網上購買,沒有實體店 https://rail.cc/en/interrail-global-pass
DHL郵費9歐,三個工作日內送到(我周日上午下單,周二中午就到了)
購買的時候要寫清自己護照號,居住國家,以及通票開始有效的日期(不等于開始計算天數的日期。比如我的票5月11日到6月10日有效,但是我選擇了5月17-27日,其中不包括23日,計算旅游天數,共計十天,具體旅行天數在旅行過程中隨時手寫。)
預定:具體信息網站上很詳細,在這里就簡單說一下。
需要預定的車次:高鐵(HST開頭的列車等)、臥鋪車(并不是所有過夜的火車都需要預定,我直接上過過夜的城際列車IC開頭)、跨國火車(也并不是全部都需要,比如丹麥到德國完全可以像我一樣折騰三趟車);INTERRAIL有自己的APP,可以查詢乘坐的車次,會標明必須預定、建議預定、可以預定、沒有預定等等。
預定方式:Interrail自己提供預定平臺,但是比較坑,費用不低,還需要三個工作日確認是否有票,因此系統要求提前7個工作日預定,并且車票只提供郵寄的紙質形式,因此我一次也沒用這個系統。有幾個國家鐵路公司提供網上預定,直接下載電子車票,一共有四個:德國、奧地利、瑞典和意大利,我使用了德國和瑞典的預定系統,都很方便,Interrail網站上有詳細的步驟指導。而且可以預定的車次不限于該國國鐵運營的車次,但是需要經過該國境內,比如我坐的蘇黎世到漢堡夜間火車,好像是奧地利鐵路運營的,但是依然可以在德國鐵路網站上預定。
時間表:推薦INTERRAIL APP,信息很全,速度很快,而且車次和時間表都可以離線使用,旅行者專享福利。
可以輸入始發地和目的地,系統會給你規劃旅程,告訴你車次、時間、是否需要預定、需要轉幾次車、還有餐車之類的信息。也可以輸入一個火車站和時間,系統會顯示這段時間從這個車站出來和進去的所有列車,不知道去哪兒時候的好幫手。比如我在哥本哈根市區逛了一圈,回到車站發現時間還早,恰好有一班車去赫爾辛堡,就隨便去逛了一圈。這也是INTERRAIL的魅力所在。
但是不得不說,APP上信息不是很全,反正我是發現了一處,從漢堡到蘇黎世的夜間列車,INTERRAIL網站上有,德國鐵路公司網站上有,但是APP上沒有。我預定了該趟列車,真實存在,乘坐也很順利,不知道為什么APP給它藏了起來。
而且我在出發前,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把所有規劃的列車路線都在當地的鐵路公司官網上查了一遍,印象中都有英語,沒什么障礙。
適用人群:朋友圈發出來我的TRAVEL DIARY之后,很多小伙伴向我咨詢。個人認為,歐鐵通票比較適合在歐洲生活的年輕人。首先,INTERRAIL比EURAIL便宜100歐左右,并且青年人(27歲以下)還有折扣。而且此類人群時間比較充裕,又可以更好地避開難以預約的旺季。
適用國家:依舊是個人認為,通票比較適用于旅行國家地域較廣,自然風景比較秀麗,而城市旅游資源又不是很多的地方,比如北歐和瑞士。本次路過的幾個大城市,比如漢堡和柏林,如果說在城市觀光,可以玩上幾天,而通票的價值又在于盡量多地坐車,走盡量多的地方,兩者矛盾。但是在北歐,城市中沒有那么多好玩的,坐上六七小時,乃至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可以盡情欣賞外面的景色,尤其是坐在暖和的車廂里看外面冰天雪地,還是比較享受的。另外在瑞士,雖然國家不大,但是每一處都風景如畫,坐火車一點也不虧,每到一個城市用兩三小時逛一下市區教堂和廣場,一個城市的精華也體驗差不多了。
另外還有一點,只是聽說,我個人沒有體驗,火車旅行也要看這個國家鐵路公司的靠譜程度,比如網上對意大利鐵路怨聲載道,我在法國坐火車時,也遇到過車站出現狀況,列車大規模延誤或者取消的情況。相對來說,德國鐵路的確靠譜一點。如果因為這些破事影響了旅游心情,那可真是不值啊。
【行程規劃】
線路安排:
票拿到手就可以規劃線路了(不像我這么膽小保守的,下了單就可以預定車票了),此處全看個人喜好。需要注意的問題有:有些城市有不只一個車站,注意區分;注意渡口與車站的銜接,一般渡口比較大,沒個二三十分鐘難以走到閘口;注意能用通票和不能用通票的天數;通票允許居民進行一次出境和一次入境的旅行,需合理安排。
時間安排:
較大的車站站臺之間可能距離較遠,注意開車時間;重要班次留出列車延誤的余地(我在瑞士、丹麥遇到過風險比較高的延誤);一天中有幾次多留出半個小時在車站進行后勤補給。
推薦線路:
瑞士Visp-Zermatt:冰川快線線路中的一段,上山坡度陡,路線曲折,車廂有大觀光玻璃,風景秀麗,目的地Zermatt小鎮步行20分鐘就能看到馬特洪恩峰;
挪威卑爾根-奧斯陸線路:在Youtube上直播六個半小時的經典火車觀光路線,經歷森林-冰川-森林的變換,橫穿挪威全境;
瑞典斯德哥爾摩-挪威Narvik線路:鐵礦石線路的一段,一路向北直到北極圈內,途中經過積雪一米厚的雪原,在Narvik小鎮可步行至峽灣沙灘,感受極地風光;
瑞典斯德哥爾摩-芬蘭赫爾辛基Cruise:在船上欣賞斯德哥爾摩和赫爾辛基兩首都風光。船上設施齊全,船艙舒適。在赫爾辛基有7個小時活動時間,完全可以覆蓋經典景點。
推薦城市:
比起乘飛機,坐火車旅行的優勢之一在于火車站大多在市中心,無論觀光還是采買都很方便。歐洲有很多很有風情的小城小鎮,步行兩三小時就能大概領略其全貌,再適合通票旅行不過。如果行李過多,很多車站都有投幣儲物箱,但是不排除有些連個正經售票處都沒有的極小站點,行李寄存之類的事完全不能指望。推薦我這次用兩三個小時游覽過的城市:
卑爾根:挪威第二大城市,帆船碼頭、彩色房子、魚市,典型的海濱城市。魚市去感受一下氛圍還不錯,價格實在不便宜,而且也沒見著活魚,于是我去轉了一圈最后選擇回大連吃魚了。
納維克(Narvik):北極圈內小鎮,來回兩輛臥鋪車有三小時間隔,正好夠走到水邊再走回來。奇異的海草,寧靜的峽灣,遠處的雪山,著實能滿足探尋奇境的欲望。
哥本哈根:傍晚時分到達,美艷驚人。港口熙熙攘攘,人們在彩色房子前的露天桌子上就餐,手風琴手吉他手演奏應景的音樂。但走了一圈,只在港口和小美人魚銅像附近停留一陣,沒覺得有太多值得細看的東西。
斯卡恩:基本上沒有人的海灘,只有漫天遍野的蘆葦、海邊石頭建筑的斷壁殘垣、并不怎么高大的燈塔,一副天涯海角的景象。步行可以走到北海和波羅的海交匯的GRENEN角,可以明顯看到兩邊海水互相沖擊形成的白線。但是步行路程較遠,來回可能八九公里的樣子。
科?。航烫谩R茵河畔——市政廳走了一圈,科隆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建筑,是這個城市乃至德國的地標性建筑,不要門票,可以免費進,但是登頂需要買票。
不萊梅:意外愛上的小城,只去市中心廣場就夠了。廣場被一圈古建筑環繞,市政廳、教堂、音樂廳、塑像、噴泉……另外不萊梅被稱為音樂之城,教堂門口有兩位吹報號的老爺爺,街頭藝術都顯得那么厚重。
伯爾尼:穿過小胡同去看鐘樓和伯爾尼教堂,古老干凈的小城。教堂也是哥特建筑,跟科隆大教堂、米蘭大教堂一個風格。在歐洲看了好多教堂,最讓我驚艷的還是佛羅倫薩的圣母百花、巴黎圣母院(后面更好看)、和巴塞羅那圣家堂。
如果以上地點選出兩個最喜歡的,該數納維克和斯卡恩。都市也好,小鎮也好,看多了都一個樣子,而且游客成群,沒有旅行的“生活在別處”之感。而這些天涯海角的境地,或者令人孤獨,或者令人開闊,或者令人震撼,大自然赤裸裸的感覺鋪天蓋地地襲來,實在令人玩味。但去納維克,要從斯德哥爾摩來回37小時的火車,去斯卡恩,從哥本哈根出發要倒車三次??赡苓@也是很多旅行團不曾叨擾的原因吧。每次在這樣的路程覺得艱難或者無聊,心里都會默默背誦“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推薦車站:
感覺但凡歐洲大城市,都有個大拱棚的交通樞紐,叫“中央車站”。這些車站中有很多本身就是古建筑,值得觀賞一番,還有些地理位置優越,為旅行者提供巨大的方便。這里單獨提出來車站,一是火車旅行每到一個城市自然地以車站為中心,二是的確見識了一些匠心獨運的車站設計,讓人嘆為觀止。
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火車進站前要經過一架鐵橋,從橋上可以觀賞斯德哥爾摩最中心的風光,包括港口、皇宮、美術館等等。這一小段旅程真的可以讓人還未踏足這個城市,就仿佛愛上她了。
盧塞恩車站:車站是現代建筑,通體大玻璃窗,從里面就可以看到對面的大拱門“Willkommen in Luzern”,出了車站右手邊就是盧塞恩藝術博物館(不過我沒有進去逛,不知道怎么樣)。
科隆中央車站:車站隔壁就是科隆大教堂,列車進站前就可以在車上先欣賞一番。回程的時候走過霍亨索倫橋,可以看到滿欄桿的同心鎖,順便看一眼萊茵河畔的科隆全貌。
其他優惠:
INTERRAIL/EURAIL和很多公司有合作,坐游輪、住酒店、有些景區都有一定的優惠。但讓我多花錢的東西我并沒有使用太多……只用了Fjord line的打折優惠,21塊4從丹麥坐船19小時到挪威還是很劃算的。另外很多國家的鐵路博物館都對通票持有者免門票,喜歡鐵路的人在坐車之余可以去看看。
【幫了大忙的物品清單】
筆:最重要,因為旅行日志必須更新,上車前必須填寫車輛信息,否則車票無效。
轉換插頭:如果電器是國內的,必備,當地很難買。我在歐洲走過的國家,除了瑞士和意大利是意標,其他都是德標。意標的插孔比較小,德標的進不去,但是意標能勉強用在德標上。
自拍桿:如果是一個人基本必備,北歐人太少,問路都找不到一個,更別提遇到路人讓他給你照相了。
剪刀:剪開食物包裝,剪指甲!
勺子:解決一切沙拉和酸奶的問題。
頭發干洗:經坐過莫斯科-北京線路網友推薦,買了一小瓶藥妝店的Klorane,只象征性地用過一次,視覺效果還可以,但是感覺不是很舒服。照相之前應急還可以,不建議全程使用。
衛生紙不用帶:但凡有廁所的地方,沒有見過沒有紙的。
【在車上的特殊注意問題】
丹麥:丹麥的很多火車座位上面有一個小顯示牌,現時這個座位是否被預定。如果被預定,就會顯示預定區域,比如FREDERICIA-FLENSBURG,沒有預定現實的是“KAN VERE RESERVATION”(希望我沒有拼錯)。同時顯示牌會在“STANDARD”和預定信息之間切換,“STANDARD”應該是指二等座。
瑞士:爆多的私營線路,APP上有合作公司名單,如果不放心可以去查一下。但是正常的火車都是可以坐的,觀光路線就要小心了。
挪威:臥鋪車需要預定整個車廂,一人間和兩人間一樣價。反正都不便宜,又沒有官網預定,反正我沒訂。
電源:
由于不住賓館,出發之前我查了半天電源。有些車船官網上會注明,有些說不一定……這一路我注意了一下,除了瑞士很多有觀光性質的火車,還有丹麥像有軌電車一樣的小火車,基本車船上都會配有電源。最良心是丹麥火車,一個人有兩個插座。有些火車,比如漢堡到法蘭克福的城際列車,一個車廂只有對坐的座位有電源,這時候就要占得先機了。另外有些車船開動之前電源沒有電,確定不是插座的問題之后就再等等吧。
WIFI:
很不良心,除了瑞典,其他的火車和火車站要么沒有WIFI,要么需要短信接收驗證碼,要么直接問你要賬號密碼。在瑞典多上上網吧,但是斯德哥爾摩到納維克的臥鋪車上也沒有……如果不行,就麥當勞吧。
【衣食住】
穿衣:我是穿著帶毛的夾克衫走的,回來的時候法國人全都是背心褲衩了。但是在最北邊的納維克,不穿這么多還是有點懸的。無論去哪,都建議查一查當地氣溫。但是我經歷的最冷的地方并不是納維克,而是丹麥到挪威的船上,北海的冷風特別大,如果你想到甲板上看看風景,不要忽略了船上的溫度。
另外在火車上過夜都很冷,即使臥鋪車,給的毛毯也很薄,穿得稍微厚一點吧,連續幾天休息不好可沒法玩的。
吃飯:一路吃沙拉,能明顯感到各地物價水平的浮動,丹麥一盒沙拉39,瑞典同樣大小66,挪威166。都是克朗,可以當成一樣的貨幣比價。北歐車站都有711,大一點的車站都會24小時營業。沙拉、酸奶、三明治,選擇也都不少。更大一點的車站還有其他的超市,東西會更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北歐超市的咖啡都是自己在咖啡機上操作,然后拿到收銀臺結賬的。另外很多711都有熱餐,熱狗,炸雞之類的,很適合中國人的胃口。
洗漱:一開始最擔心的問題。出發之后發現沒什么必要,你覺得最重要的事情,總會找到解決方法的。最舒服的經歷是在輪船上沖淋浴,最慘的一次在綠皮殼子的廁所里洗頭。過夜的火車,如果住COUCHETTE,就只有洗漱間,但是SLEEPER里有淋浴,也貴上不少。印象中蘇黎世火車站有公共洗澡間的標識,據說哥本哈根車站也有,但是我繞了兩圈沒有找到。
消費:無論是魚市還是船上,都可以刷卡,沒有最低限制。只是我回來后發現每次刷卡都被扣了卡費,一毛毛的雖然不多,合起來也不少。但是這樣避免了不斷兌換貨幣,丹麥用丹麥克朗,挪威用挪威克朗,瑞典用瑞典克朗,瑞士用瑞士法郎,其他用歐元。據說很多地方也可以用歐元消費,我也沒有問,如果各個地方都可以刷卡,兜里也沒必要揣很多現金徒增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