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官晶
大腦處理圖像內容的速度比文字內容快60000倍,而且難以忘記。
你一定也和我一樣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看過一部電影之后能輕松回憶起電影的情節,But看完一本書后能回憶起的內容卻很有限。
既然“一圖勝千言”那我們何不用大腦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呢?
【繪古詩 巧記憶】將分享一系列我的古詩繪圖記憶作品,以期待和更多的朋友一起交流、探討、成長!(?????)
1、原文
觀滄海
【作者】曹操 【朝代】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譯文
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我站在山巔,心中的波濤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寧靜的似在沉思。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懷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3、繪圖解說
《觀滄海》繪圖記憶-官晶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騎著馬登上碣石山,觀看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海水波瀾激蕩,在海水之中有一些山島聳立著。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山島上長滿了蔥郁的樹木和花草。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風和落葉代表的秋風蕭瑟,翻滾的巨浪代表的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我在這里重點提取了日、月、星,這三個元素進行呈現。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我最后用一個麥克風唱出了自己的心聲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