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設計師,強迫癥和完美主義這兩個詞好像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和身份關聯起來。平時做設計的時候,看到沒對齊總想著調整一下;看到設計做得不完美,總想著再優化一下。
在經歷了無數次的設計項目后,我終于深切地體會到了“先完成再完美”這句話的背后的含義。
第一次的“先完成再完美”
還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就去了一家農業高新企業,公司人雖不多,但在行業內口碑很好。企劃部歸屬于總經辦,所以我成為了除總秘和總助以外,最接近老板的員工,這也使得在很長時間里,我一個人撐起了企劃部這個對內外都聯系緊密的部門。
我們的老板是個很健談的學究型企業家,總有說不完的話和充沛的精力。每個月公司的銷售員都會回公司開會,老板總是拉著各部門銷售經理聊到深夜兩三點,被銷售經理們俗稱“話療”。
很幸運地,我也經歷了一次“話療”。那時候公司的內刊已經暫停了好久,公司決定重新開始制作。于是,這個重任就交給了我們部門,連我在內一共兩個實習生。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先完成再完美”這句話。老板特別強調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先做出一個東西,然而再去優化它。
本著這個理念,我們在一個月里完成了從征稿、設計到印刷的過程,而實際全部投入的時間不到一周。
第一次的“先完成再完美”,讓我體會到了成果的重要性,盡管結果并不是很完美,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狀況,但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第一次,才有了以后更多更好的作品。
第二次的“先完成再完美”
這一次是在我換了工作之后,轉換了新的環境和新的職位,領導給了一個任務,整理合同。兩大文件盒的合同,看似內容不多,但我足足花了整整一周時間。
并不是因為整理困難,而是我太追求完美,想要一次性把所有的事情都理清楚弄明白。但事實上,這對于一個新員工來說,并不是在當下應該做的事情,而在我花了幾天時間以后,終于反應過來,我應該做的是在最快速的時間里整理出一個表格,把該有的文件分門別類,而不是糾結于細節。好在,領導對于我最終的成果很滿意,也算是沒有白費這些時間。
第二次的“先完成再完美”,我陷入了完美的細節中不可自拔,是一次教訓,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第三次的“先完成再完美”
最近,我們全員都在努力籌備“向組織揩油”這個活動,整個活動的設計工作都交給了我。一開始的我很焦慮,因為很多內容都沒有確定,所以設計工作沒有辦法開展,腦子里總想著要等東西都齊全了再開始做。
但經過仔細反思,我決定先不追求完美,改變工作方式,主動出擊。
我把好的產品文案和呈現形式主動發給寫文案的小伙伴,主動去幫助他們,支撐他們的工作,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對的,我所投入的搜集案例素材的時間,本來就是必須投入的時間,而我僅僅是多做了一個步驟,把它分享了出去,卻給其他伙伴極大的支撐,打開了她們的思路,最終文案也順利出來了新的優化版本,而我的設計也相應完成了。
第三次的“先完成再完美”,是對自己一種覺察,不陷入細節,努力更新自己,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
“先完成再完美”,是一種思考方式。它其實可以理解為我們很熟悉的一個詞“MVP”,最小可實現方案。老大總是說,我們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這也是先完成再完美的最佳優化方式。
所以,先完成再完美是第一步,快速迭代才是后續更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