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九天的時間就到國慶假期了,中秋節也夾在中間,8天的假期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回家。
在電商之城的杭州工作三個月讓我越來越想念家鄉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飯食。我不喜歡南方偏甜的菜,也不喜歡一日三餐都是米飯。我是愛吃面食的河南妹子,在家的那些日子,胡辣湯、油條和燒餅就是我們的早餐,燴面、手搟面、湯面就是午飯。我習慣熱湯熱碗盛的粥和面。
我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適應著快節奏的工作和加班的單休生活。可都市里的人情冷暖讓我無法自由呼吸,我難以接受的同事之間只有工作交集,聊天中還夾雜著地域黑,憤恨的轉述著自己并不了解真實情況的帖子,嘴上好不留情,冷漠的語氣戳痛了我,我更加想要回到老家了。
這段時間是家鄉收割的季節,三四畝地的玉米,一兩畝地的花生,零星的大豆、芝麻和紅薯,忙碌的爸媽又開始不接電話了。一連三天給家里打電話,昨天晚上爸媽終于接電話了。我和媽媽說話的間隙,還聽到她問我爸:快要下雨了,這些玉米收了放哪里?地里的秸稈粉碎了嗎?
四十多歲的爸媽,老實巴交的農民,與土地爭奪了幾十年,好不容易培養出我們家第一個大學生。畢業的時候跟他們商量,去哪里工作,他們希望我去大城市,去工資多的地方,最好能在城市站穩腳跟。我也想,想努力拼搏一把,在城市安家,可哪有那么容易?
我問媽媽:我爸中秋節在家過不?她說:你爸明天下午就得走了,在家一天工地上就耽誤一天的工錢。他回來的早,就不在家過了。我還想說國慶節要放假啊,沒有說出口,因為工地上除了春節之外不放假。
那我爸為啥不晚幾天回來呢?我媽停了一會兒才說:前一段時間下雨,我在外面坐著暈倒了。你爸才急著回來的。那你為什么不跟我說啊!“跟你說,你也回不來啊。我現在已經好了,在衛生所掛了十天的針,現在沒事了。”我知道我媽的老毛病又犯了,每次暈倒之后就得輸液很久,沒有根治的藥物,偶爾發作,發作之后再去檢查也查不出什么原因。一直這樣反反復復。
我躺在床上想了好久好久,怎么都睡不著。不是我很戀家,很希望能在小縣城安穩的找個工作。在聽到媽媽又暈倒的事情前我沒有想過要回家工作,那樣我需要四五千的工資,放棄城市的喧囂和機遇。但從媽媽口中聽到她又犯病的消息后,我忍不住想要回家,忍不住想回家工作,可以照應媽媽,不至于她一個人在家勞累辛苦,我也不至于在大城市做“空巢青年”。
爸媽,我想回老家。哪怕只有一份安穩的工作和少一點的工資,我也愿意。我要陪在我媽身邊,不至于她再暈倒時沒人知道。希望你們理解、原諒我遠離大城市,回到不發達的小縣城。比起錢,我更在乎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