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蘇東坡)

本期分享

? ? ? 湖北除了“黃鶴樓”和“屈原”這兩最閃光的的大名片,還有一個同樣家喻戶曉的文化代言,那就是——“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赤壁。不過,湖北除了赤壁之戰古戰場這個“武赤壁”,還有一個東坡先生的“文赤壁”,你知道嗎?本期分享一起來欣賞東坡先生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附:“詩書優游”詩詞頻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頻道介紹

“詩書優游”平臺、頻道和主播介紹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輯


朗誦和誦的音頻

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

? ? ? ? 朗誦、誦和吟都是在嗟嘆和詠歌中體會詩詞節奏和韻律的好辦法哦!在吟誦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把所讀的詩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同時切實感受詩詞的美。


找入聲字和標平仄模板

? ? ? ? 圖中入聲字是用右下角的小黑點表示的,看看你是否能很快找到所有的入聲字。找到所有的入聲字以后,就可以玩“標平仄”這個游戲:在所有的平聲也就是的一聲和二聲上面畫一橫(或者畫一個空心圓),這個符號表示平,不過千萬要注意,有些一聲或二聲的字實際上是入聲字,要標成仄聲哦!然后在所有的仄聲也就是三聲、四聲和入聲上面畫一豎(或者畫一個實心圓),這個符號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會標也沒關系,可以對著我分享的圖片找到每一個表示平仄的符號,照著標在你的詩上就可以了。不過,我非常推薦你們自己挑戰一下,然后再與照片對照。


賞析文本

? ? ? ? 在前兩期關于湖北的分享中,我為大家介紹了兩張湖北的大名片——黃鶴樓和屈原。黃鶴樓可以說是整個湖北最著名的旅游景點,屈原則毫無疑問是湖北最熠熠生輝的荊楚文化的第一代言人。如果要給湖北再找一個文化代言的話,我覺得應該是“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赤壁。

? ? ? ? “赤壁之戰”無論是在歷史上、文學藝術中還是民間文化里都是重要到無法被忽視的存在。歷史上赤壁之戰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基礎,而且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文學藝術和民間文化中的赤壁之戰則互相影響、互相成全,成為中國人文化生活里幾乎無處不在誰也抹不去的斑斕畫卷,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把漢末這一段風云際會的歷史寫成了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的羅貫中的生花妙筆。一代又一代的普通中國人都對這些戲劇化的精彩情節耳熟能詳: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張飛當陽橋頭一聲吼喝退曹操五千兵、劉豫州攜民渡江摔阿斗、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群英會蔣干中計、諸葛亮神機妙算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龐統巧獻連環計、宴長江曹操橫槊賦詩、七星壇諸葛亮巧借東風、三江口周瑜縱火燒曹軍、曹操狼狽敗走華容道、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甘露寺劉備招親、諸葛亮三氣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后被活活氣死……羅貫中不愧是偉大的文學家,《三國演義》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這些以赤壁之戰為代表的三國故事確實是精彩頻呈,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聽眾和觀眾,并且被改編成各種各樣其他文藝和娛樂形式:平話、戲劇、繪本、相聲、流行歌曲、電影、電視劇、網絡游戲……簡直是數不勝數。不過,小說故事畢竟不是歷史真實,歷史上的赤壁之戰雖然也是極其精彩極其波瀾壯闊,但畢竟沒有小說那么戲劇化,比如《三國演義》中的華彩情節如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張飛當陽橋頭一聲吼喝退曹操五千兵、劉備摔阿斗、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巧借東風、三氣周瑜、周瑜騙蔣干中計使得曹操斬蔡瑁張允、周瑜打黃蓋、龐統巧獻連環計、曹操橫槊賦詩、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以及甘露寺劉備招親等情節要么是純屬文學家想象的無中生有,要么是稍微有那么一點點影子但被小說家巧妙而高明地深度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得面目全非。比如草船借箭實際上是把孫權的事跡,但被移植到到了諸葛亮身上,并開了12級美顏進行了深度藝術加工。這些情節中基本上只有周瑜火燒曹軍、曹操狼狽敗走華容道符合歷史記載,但在細節上也有不少出入。在這樣的文學藝術加工中,赤壁之戰各主要人物的形象也和歷史形象有很大出入,比如曹操雖然奸詐,但如果像《三國演義》里那么愚蠢的話,恐怕也就不會有能統一北方并以詩文著稱的一世梟雄;劉備如果只會用哭和摔阿斗來收買人心,遇事只會說“如之奈何”,曹操也不會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魯肅如果老實厚道到被周瑜和諸葛亮輪番利用還不自知,就很難理解為什么無論是周瑜還是孫權都對他十分看重……不過在這一出赤壁大戲中歷史和演義的最大差別是:《三國演義》里赤壁之戰的男一號顯然是足智多謀、處處壓周瑜一頭的“智勝”諸葛亮,在正式歷史上赤壁之戰以少勝多的得勝方的最高統帥周郎周公謹則被塑造成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處處用奸計陷害諸葛亮,以至于最終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小人。而在歷史上,諸葛亮其實并不是赤壁之戰的關鍵人物,除了作為劉備的使者以他戰略家的眼光和外交家的辯才游說了孫權,促成孫劉聯盟抗曹以外,真正赤壁之戰打響之后,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并沒有參與這場大戰。而歷史上的周瑜則可以說是一個360?無死角的“完美男神”。他不但有極高的軍事才能,少年得志,年輕有為,早早就陪孫策打下了江東的一片江山,二十四歲打下皖城后“納”江東美女小喬,而且“長壯有姿貌”,絕對的高富帥和頂級成功人士,同時又精通音律,風流儒雅,“曲有誤,周郎顧”就是最好的證明。更和《三國演義》中周瑜的形象截然相反的是,他“性度恢廓”,為人謙恭有禮、寬宏大量,唯一對他不服氣的老將程普都在一次次故意欺侮他后被他的心胸氣度所感化,感嘆“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所以歷史上的周瑜只有別人嫉妒他的份兒,赤壁之戰前后連劉備想見他都需要預約的,他又怎么會處處嫉妒諸葛亮并感嘆“既生瑜,何生亮”呢?《三國演義》之所以“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欲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主要是源于其特征化性格的藝術塑造法,這和現在流行的偶像劇通常都會把女主塑造成傻白甜的白蓮花是一個道理,同時這也是作者羅貫中“尊劉貶曹”思想傾向的突出體現。在《三國演義》成書前,周瑜那“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的氣度神采足以迷倒任何人,所以唐詩宋詞和唐宋文章中人們赤壁懷古大都是感嘆“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這在我這次要分享的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便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因為《三國演義》影響太實在大了,所以在它成書后人們說到三國群英時多半想到的就是“名士惟諸葛,英雄獨使君”了。

? ? ? ? 赤壁之戰中的“千古風流人物”其歷史形象和文學形象、民間形象雖然頗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但浪花滾滾“淘盡了英雄”、見證了赤壁鏖戰的那一段長江,卻確乎無疑是在現在的湖北境內。不過那個“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的赤壁古戰場究竟是在湖北的什么地方,卻是文人學者們眾說紛紜、爭訟了一千多年的公案。

? ? ? ? 關于赤壁之戰的赤壁究竟在哪里的爭論自南北朝就開始了,總結歷代說法,大致有漢陽、武昌、嘉魚、漢川、黃岡、蒲圻六種。這六種說法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在湖北。這其中“漢陽赤壁說”、“江夏赤壁說”、“嘉魚赤壁說”、“漢川赤壁說”這四種都有相關的考證辨析指出其繆,比較為大家公認的是第五種“蒲圻赤壁說”。

? ? ? ? “蒲圻”這個地名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只要一說出它現在的名字,你馬上就會明白為什么說最為大家公認的赤壁是這里:這個湖北小城在1998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更名為赤壁市。就因為改為“赤壁”這個名字,只用了一年時間,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城很快就變得世界聞名,堪稱最成功的改名!

? ? ? ? 蒲圻赤壁一說更加受到史學界的認可主要依據是《三國志》的記載,當年曹操南下的進軍路線是新野、襄陽、當陽、江陵、赤壁。曹操在赤壁失利后退守烏林,又后在烏林遭火攻而大敗,由華容道逃奔到江陵,這與曹操的退兵路線基本一致。唐宋至明清也有許多文獻記載可以證明赤壁之戰是發生在烏林對岸的蒲圻。另外,這些年考古學家們在蒲圻發現了大量的折戟,箭鏃zú等古兵器,更加證明了蒲圻是赤壁古戰場的說法。

? ? ? ? 現在的赤壁市隸屬湖北省,是由咸寧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的南岸。北倚省會武漢,南臨湘北重鎮岳陽,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赤壁為沙羨縣屬地,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因吳王孫權設置在蒲圻湖(今西涼湖)畔而得名。“蒲”即蒲草,“圻”為岸邊,意即設在蒲草湖邊的城。赤壁之戰的古戰場即位于赤壁市西北部。《湖北通志》載:赤壁山臨江磯頭有‘赤壁’二字,相傳正是周瑜在火燒曹軍后把酒慶功,酒醉之余拔劍起舞后提劍所題。據說當時周瑜還邊舞邊歌曰:“臨赤壁兮,敗曹公,安漢室兮,定江東,此山水兮,千古頌,刻二字兮,紀戰功。”是否真有其事就另當別論了。

武赤壁—蒲圻赤壁古戰場

? ? ? ? 雖然大家已經公認原來的“蒲圻”是真正的赤壁之戰的赤壁,但我這期重點要跟大家分享的卻是另一個赤壁,即“黃岡赤壁”。這是因為我本期要分享的主題詩詞是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而這個“黃岡赤壁”還有一個名字就叫“東坡赤壁”。

? ? ? ? 詩人在“黃岡赤壁”抒懷古之幽思最早大約是起于唐朝著名詩人杜牧。一說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想起小杜那首膾炙人口的絕句《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雖然這首詩并沒有告訴我們杜牧筆下的赤壁是在哪里,但他的另一首詩《齊安郡晚秋》有“可憐赤壁爭雄渡,惟有蓑翁坐釣魚”,而這首詩題目里的“齊安郡”就是古代的黃州,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黃岡。考查杜牧的仕宦經歷,確曾任黃州刺史,可證其筆下的赤壁正是現在湖北黃岡市的“赤鼻磯”。但真正讓這一黃州赤壁名滿天下,甚至讓真正的赤壁戰場所在地蒲圻長久不能出人頭地的,還是宋朝第一大文豪東坡先生。蘇軾“昔年仙子謫黃州,赤壁磯頭汗漫游。今古興亡真過影,乾坤俯仰一虛舟”后,創作了震鑠古今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和我這次要給大家分享的“古今第一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贏得了在赤壁這個IP上“一世英雄爭赤壁,百年風月屬坡翁”無人可與之爭鋒的地位。如果說歷史上的完美周郎毫無爭議地是赤壁之戰這場歷史正劇的最佳男主角,那么能和他并駕齊驅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在“周郎赤壁走曹公”八百七十多年后“賦寫曹劉興廢”、詞詠故國神游的千古大文豪蘇東坡。這也是為什么清康熙末年正式把黃岡的赤壁更名為“東坡赤壁”的原因。現在黃岡“東坡赤壁”景區內的景點如二賦堂、留仙閣、碑閣、坡仙亭、酹江亭等,無一不是因東坡先生而來。《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赤壁鏖戰也同樣受了東坡先生的影響發生在黃州。為了和蒲圻赤壁區分開來,人們也把蒲圻赤壁叫作武赤壁,黃岡赤壁叫作文赤壁。

東坡赤壁—黃州赤鼻磯

? ? ? ? 黃岡市位于湖北省東部,處在鄂豫皖贛四省交界處,南鄰長江水,北依大別山,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自古被稱為楚頭吳尾,如今依然是水陸交通要沖。黃岡古稱黃州,因黃祖而得名。東漢建安年間(196-220)劉表為荊州刺史,州治襄陽。駐扎在壽春的袁術派孫堅侵掠荊州,劉表的部下黃祖以箭射殺孫堅,荊州得保,黃祖因此晉升為荊州江夏郡太守。此后,立足于江東的孫策、孫權為報殺父之仇,多次率軍入侵江夏。劉表考慮到江夏地當江漢之口,實為荊州大門,為防止東吳入境,特命黃祖于西陵縣石陽境內筑城防御。因城為黃祖所筑,故以其姓氏命名,稱為黃城鎮。清人楊守敬在《隋書地理志考證》中說:“后周黃州,因黃祖黃城鎮為名。隋之黃州,移周黃州治于黃岡耳,與春秋黃國不相涉。

? ? ? ? 黃岡的赤鼻磯就是東坡先生游覽過的赤壁,位于黃岡市城西門外赤壁山最西端的前沿部位。它由赤壁山麓向西突出近百米長,數十米寬,通體巖石顏色赭zhě赤,古時直插江底,形成磯頭,形如懸鼻,故而得名赤鼻磯。

? ? ? ? 對于現在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黃岡意味著“黃岡密卷”、“黃岡小狀元”以及創造了“高考神話”的黃岡中學。據說湖南援鄂醫療隊離開時,黃岡人民說湖南孩子的《黃岡密卷》他們全包了,于是湖南爸媽開心地笑了,而他們在湖南家中上著網課的孩子們則開始瑟瑟發抖。蘇軾也曾經在黃岡陷入深度郁悶和消沉。作為一出場就驚艷了整個大宋的天才大文豪,第一次參加進士考試就實質上高中狀元的超級大學霸,他當然不會因為作業或考試而發愁,令他瑟瑟發抖的是一幫新黨小人們出于嫉妒等陰暗心理花了四個月工夫殫精竭慮地在他的詩文中尋章摘句、穿鑿附會、羅織罪名,必欲置他于死地而制造的文字獄“烏臺詩案”。在這場文字獄中,蘇軾被誣以“愚弄朝廷”、“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等罪名,被關在御史臺的監獄里長達130天,受盡了侮辱和折磨,絕望到給弟弟蘇轍寫下了那首感人至深的絕命詩:“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然而上天畢竟是不忍對這個滿腹才華又正直率真、光明磊落的詩人過于絕情,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以宰相司馬光為首的許多元老重臣都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甚至太皇太后、皇太后都為蘇軾求情。當時太皇太后曹氏病重,神宗要大赦天下為祖母消災祈福,太皇太后說:你也不用大赦天下,只放了蘇軾一人就行。在這些壓力都沒能讓神宗皇帝改變初衷的情況下,當時已賦閑金陵的“政敵”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專札言:“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這場詩案才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以免除死罪從輕發落,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

蘇東坡《黃州寒食三首》

? ? ? ? 團練副使是個專門安置被貶官員的虛職,不可參政,不可擅自離開轄境,剛到黃州時甚至連住處都沒有,只能在定慧院中暫住。最關鍵的是他只有一份微薄的實物配給可領,正常的俸祿都沒有了。所以蘇軾的生活不但在社會地位上由帝國最耀眼的才士淪為官場最底層的被監視居住者,在經濟上也捉襟見肘,陷入窘境。更令他內心孤寂和凄涼的是以往的親友們因為他現在的身份很多都與他斷了往來,正是在這種狀況下他才寫了一生中最孤獨的一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 ? ?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 ? ? ?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然而蘇軾畢竟是那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自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所以他很快在當地交上了新朋友。在從上司那里申請了城東半坡上的一片貧瘠荒地后,他便帶領兩個兒子認真規劃、辛勤耕耘,做起了辛苦卻也自得其樂的農夫,并在攢下了一筆錢后在這東坡之上建了一座“雪堂”,自號“東坡居士”。從此,那個政績卓著、神采飛揚,滿懷政治豪情,詩詞風格如大漠長天揮灑自如、豪放超逸的蘇軾,蛻變成了收斂平生心,運物我自閑,心境淡泊曠達,詩詞風格如深柳白梨/花香遠溢,樸質清淡、雋永靈逸的蘇東坡。那首作于在黃州第三個年頭的《定風波》就是他心境轉變的最好寫照:

? ? ? ?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 ?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可以說,黃州是東坡生命的轉折點,亦是其文學人生走向高峰的開始。如果說蘇軾是文豪中的文豪,那么,他創作于黃州的前后《赤壁賦》和我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無疑就是名篇中的名篇。

? ? ? ? 當代學者王兆鵬先生曾主持統計了一個宋詞排行榜,對歷代最受歡迎的宋詞做了定量分析和排名,排名第一的就是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那么,這首詞到底是憑什么可以成為“古今第一絕唱”高居榜首呢?

? ? ? ? 先來看一下這首詞的詞牌“念奴嬌”。這個詞牌得名于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以有姿色,善歌唱擅名于天寶年間,是那個年代的超級巨星。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擅長飆高音,“每囀聲歌喉,則聲出朝霞之上”。唐玄宗特別喜歡聽她唱歌,每年宮廷大宴的時候,因為萬眾喧嘩,什么樂隊的聲音都鎮不住場,每到這個時候,唐玄宗就派貼身太監高力士在樓上大聲宣布:“念奴就要出來給大家唱歌了,你們愿意聽嗎?”大家一聽念奴要唱歌了,喧嘩聲就漸漸停了下來,可見念奴歌聲之魅力和聲線之高亢嘹亮的。《念奴嬌》這個詞調也是音節高亢的,所以這個詞牌也就特別適合抒發英雄豪杰之情。這大約也正是東坡先生選擇這個詞牌來抒發他赤壁懷古之豪情的原因。“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會背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者一聽就能知道,后兩個別名正是來自東坡先生這首詞。

? ? ? ?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首詞本身。有了前面的背景介紹,這首詞的意思其實就比較好理解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大江”自然指的是長江,“淘”就是沖洗,沖刷,“風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故壘”指的是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周郎”當然就是周瑜周公瑾,因為二十四就當上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且長得帥,又精通音律,吳中皆呼為“周郎”。“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這里的“千堆雪”是比喻翻騰的浪花。

? ? ? ? 詞的上半闕就是說:長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在那久遠古戰場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四面石亂/山高,兩岸懸崖如壁,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對岸,卷起的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麗,如詩又如畫,一時間涌現了多少英雄豪杰。

? ? ? ? 下闕“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小喬初嫁了”指的是周瑜娶小喬之事。《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記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東坡此處言“初嫁”,是為了藝術地塑造周郎少年得意的風流倜儻。“英發”指的是談吐不凡,見識卓越。“雄姿英發”就是說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

? ? ?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羽扇”指的是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是指青絲制成的頭巾。“羽扇綸巾”是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在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面試的時候導演就問過我這個“羽扇綸巾”到底說的是誰,我受電視劇《三國演義》的影響第一反應就是諸葛亮。不過在這首詞中“羽扇綸巾”顯然說的是周瑜,突出的是周郎在大戰中氣定神閑的瀟灑氣度。“檣櫓”在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是掛帆的桅桿。“櫓”是一種搖船的槳。這個“檣櫓”在《宋集珍本叢刊》之《東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中寫作“強虜”,意思是強蠻的敵軍,意思也通。

? ? ? ?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故國”在這里指舊地,也就是當年的赤壁戰場。“神游”是于想象、夢境中游歷。“多情”二句是“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的倒裝句。“華發”是花白的頭發。

? ? ? ? 結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尊”通木字旁的“樽”,指酒杯。“酹”是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一尊還酹江月”寫的是詩人灑酒祭奠江上的明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 ? ? ? 下半闕就是說:遙想當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剛剛娶了江東第一美女小喬,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執著羽扇,頭上戴著綸巾,從容瀟灑地在閑談說笑之間竟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被消滅殆盡。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之情,而鬢邊華發卻是未老先衰般斑白早生。人生如同一場夢境,且讓我舉起酒杯奠祭這江上的一輪明月。

? ? ? ? 這首詞上闋先即地寫景,為英雄人物出場鋪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開篇氣勢磅礴,從滾滾東流的長江著筆,隨即用“浪淘盡”,把東流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千古風流人物融為一體,營造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讓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更可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憑吊勝地才人時起伏激蕩的心潮,氣魄極大,筆力非凡。那滾滾東去的長江從遙遠的過去一直流到現在,還要一直奔騰不息地流向未來,那洶涌的浪濤見證了多少風流人物當年的英雄豪邁,又淹沒了多少風流人物的傳奇故事。在那么多曾經叱咤風云的風流人物當中,此時此地,讓東坡先生內心最洶涌澎湃的又是哪一位呢?“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回答了這個問題。這里“人道是”三字下筆極有分寸。東坡先生在《東坡志林》里說:“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也就是說蘇軾并非不知道黃州這里的赤壁可能并不是當年那一場大戰的遺跡,所以他在詞中用“人道是”三字巧妙地回避了這個對于詩詞創作來說并不重要但又頗顯出文人學識根底及下筆態度嚴謹與否的繁瑣考證問題。南宋陸游《入蜀記》曾對東坡的謹慎嘆賞有加:“賦云‘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樂府云‘故壘西邊,人道是當日周郎赤壁’,蓋一字不輕下如此。”而“周郎赤壁”則既點出了緬懷三國赤壁之戰英雄人物的主題,又為下闋獨懷公瑾預伏一筆。

? ? ? ? 接下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將歷史的懷想瞬間拉回到了眼前的實景。詩人集中筆力描寫赤壁江岸雄奇壯闊的風景:指揮千軍萬馬大破曹軍的三國周郎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如今的赤壁古戰場亂石嶙峋,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浪花,如雪花不斷涌起。這種從不同角度訴諸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一般詞作清婉柔靡的氣息,把讀者帶進一個如奔馬轟雷般驚心動魄的壯美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擴,精神為之振奮。

? ? ? ?上片最后兩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既總束上文,又帶起下片。“江山如畫”,這明白精切、脫口而出的贊美,正是從以上雄偉畫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的結論。“地靈人杰”,錦繡山河必然會孕育和吸引無數出色的英雄人物,而三國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橫槊賦詩的曹操,馳馬射虎的孫權,堅韌不拔的劉備、隆中定策的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周公瑾……令詩人不由感嘆“一時多少豪杰!”

? ? ? ? 詞的上片重在寫景,將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集中到三國時代的風云人物身上。但顯然在東坡先生眼中,真正扭轉歷史軌跡、奠定三國基本格局的風流人物,正是年方三十四歲、英氣逼人的周瑜。故下片由“遙想公瑾當年”領起五句,集中筆力塑造風流儒雅、瀟灑不群的周郎形象。這里東坡先生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了足以表現人物神采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的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前面已經提到,據史載,周瑜娶小喬是在他指揮赤壁之戰的十年前,而并不是“小喬初嫁了”,但正是這于赤壁鏖戰中忽然插入的旖旎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豐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所有的人艷羨傾慕。同時也會使人聯想到,正是因為周郎的雄姿英發贏得了這次抗曹戰爭的勝利,才使東吳據有江東并發展至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形勢有了保證,否則就難免會出現杜牧《赤壁》詩中所寫的“銅雀春深鎖二喬”之嚴重后果,由此更進一步突出了周郎的豐功偉績。從藝術上來看,這一巧妙加入的英雄美人的元素,讓原本一路高歌、英雄豪杰的壯美,又平添了一分美人顧盼生姿的柔美,讓這首詞的風格變得更加豐富多元,也給讀者留下更多遐想的空間。

? ? ? ? 接下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是從儀容裝束上描寫周瑜的風度翩翩。這著力刻畫的“葛巾羽扇”的儒將形象,正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在面對數倍于己方的曹操大軍時成竹在胸、穩操勝券的瀟灑從容,所以下面兩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舉重若輕便是有圖有真相的有源之水。“談笑間”點出周郎的瀟灑,“檣櫓灰飛煙滅”則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瑜等在南岸……乃取蒙沖斗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得極盡形象,讀者正可借此盡情想象,在那滾滾奔流的大江之上,雄姿英發的周郎談笑自若地指揮水軍抗御橫江而來不可一世的強敵,使對方的萬艘舳艫頓時化為灰燼,這是何等的氣勢磅礴、何等的氣概不凡!

? ? ? ? 詞作到這里,其豪放壯闊、揮灑自如的氣韻可以說滿溢辭章。然而,這畢竟是東坡先生劫后余生后謫居黃州時的作品,而寫作此詞時他已經是47歲了。東坡先生雖然生性豁達,卻也同時有著詩人最易感的心靈,又自幼便有立身行道之狀志和建功立業之豪情,當他從對歷史的追憶中回到眼前的現實時,他不可能不感慨萬千,無論是“羽扇綸巾”的周郎,還是狼狽敗逃的曹操,他們都已發揮了生命的光輝,照亮了時代,豐盈了歷史,而自己卻只能將有限的生命平白浪費在這荒涼的江濱小城,他怎能夠不自傷流落呢?于是他不禁發出看似自我解嘲實則無奈又消沉的慨嘆:“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二十多年前初入仕途的蘇軾,又何嘗不是像周瑜那樣“雄姿英發”呢!當年的他也是年紀輕輕便名動天下,天子珍視、前輩提攜,充滿著建功立業的激情與夢想,可是二十多年過去了,曾經的政績卓著、公忠體國換來的卻是小人的惡毒陷害和九死一生的牢獄之災,曾經的政治豪情和半生的直道而行換來的卻是壯志難酬和遭貶困頓的余生……萬千感慨于是在東坡先生筆下化為了一聲長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既然人生就如同一場夢,恍兮惚兮、虛無縹緲,既然曾經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如周郎也終究會消逝在歷史的煙塵之中,只有那一輪明月依然平靜地照耀著奔流不息的長江,照耀著在歷史長河中曾經那么閃亮的一個又一個風流人物,那就讓我灑一杯酒,祭奠這萬古永恒的月色,也祭奠我心目中永不磨滅的那些英雄吧。“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言近意遠的詞的收尾,把之前一路昂揚的感情激流忽作一跌宕,猶如在高原闊野中奔涌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回旋,隨即繼續流向曠遠的前方。讀者于此既分明看見了那位襟懷曠達、氣度超脫、善于自我開解的東坡先生,又隱隱能感覺到詩人在面對歷史與目前、理想與現實的尖銳沖突之后心理上的那一絲孤獨和凄涼。

? ? ? ? 這首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讀來覺有萬里江濤奔赴眼底,千年感慨齊上心頭的嘆喟。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很快就成為北宋詞壇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曰:“東坡‘大江東去’赤壁詞,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絕去筆墨畦徑間,直造古人不到之處,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據俞文豹《吹劍錄》記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雖然這一評論囿于傳統觀念,對東坡詞的豪放新風不免微帶譏消,但也正足以說明這首詞的出現對于仍然盛行纏綿悱惻之調的北宋詞壇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也因此這首詞成為眾所公認的豪放詞的代表作品,其大筆揮灑、高唱入云的萬丈豪情直接影響了辛棄疾、陳維崧等豪放詞人的創作;其超脫曠逸、慷慨悲涼的風格氣韻則影響張孝祥、薩都刺等一大批豪放婉約兼而有之的作家。

? ? ? ? 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一定對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主題曲印象深刻。這首“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楊慎所作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正是小說《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在這首被后人加到《三國演義》篇首的名作中你是否能看到東坡先生《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影子?除了開篇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中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韻味,詞的下半闕更是脫胎于東坡先生《前赤壁賦》:“白發漁樵江渚上”與“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慣看秋月春風”與“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其內在的承繼關系甚為明顯。而把酒言笑、談論古今、感慨時光流逝也是二者的共同主題。實際上,楊慎文學偶像正是東坡先生這一點,如果你能從這首《臨江仙》中讀出來,說明你一定對東坡先生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相當熟悉。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參考反饋題目

1. 如果讓你給湖北選擇一個名片,你會選黃鶴樓、屈原還是赤壁呢?為什么?

2. 在咱們的平臺上齊天大圣主播已經跟大家分享了兩年的《三國演義》了,相信你也對《三國演義》有所了解了,那你知道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和《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有什么不同嗎?

3. 你已經跟著齊天大圣主播學習過幾首跟三國有關的詩詞作品了?把它們復習一下吧。

4. 在你讀過的跟三國有關的詩詞作品中你最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5. 你能給大家分享一個蘇東坡的故事嗎?

6. 你都讀過哪些蘇東坡的作品?把它們也復習一下吧。

7. 你聽說過“烏臺詩案”嗎?來了解一下吧。

8. 和蘇東坡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樣有名的赤壁懷古之作還有杜牧的《赤壁》,這兩首作品你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參考資料:

(西晉)陳壽《三國志》

周文業、鄧宏順《三國志演義文史對照本》

李一冰《蘇東坡傳》

林語堂《蘇東坡傳》

念奴嬌VS臨江仙:當宋朝第一文豪遇上明朝第一才子,誰更勝一籌?

楊雨品蘇軾《念奴嬌》: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火燒赤壁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39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34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53評論 0 377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63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3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3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15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5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0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19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04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0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5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7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37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17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3評論 2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