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出,人們在滿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會追求社交需求,即希望得到友情、愛情及團體歸屬感。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在解決了基本的吃穿住行,及安全后,社交需求開始突顯出來,從現有的產品排名可看出,社交類應用排名前十有一半以上全是社交類應用,可見其重要性。
在設計產品時,可通過適當的利用人們的社交需求的心理需求,增加產品的活躍度和忠誠度。
社交屬性有以下幾個層次:
首先,社交屬性最基本的需求----追求情感和歸屬的需要,追求被愛、被接納、有歸屬感。基于這些需求,設計產品功能上有
- 被關注
為滿足這一需求,產品通過互相關注、互加好友、收聽方式建立直接的好友關系,及映射現實生活的團體組織,可創建組、群、社團、論壇,來維系人們需要社交基本情感。
2.利用“好友在用”
因為有歸屬和安全需求,若在一個環境中有好友在用,用戶會感到大大的放心,并更容易接納新的產品。因此利用好“好友在用”的點,來提高產品活躍度及拉新數。如通過好友邀請方式,告知被邀人我正在用,我關注你,你也來和我一起玩。如此讓被邀人有存在感,同時有被需要感,會更容易加入。 - 幫新老用戶建立聯系
將好友推薦給用戶,用戶注冊登錄時,綁定通訊錄,或通過填寫資料自動匹配好友,提供好友推薦,幫新用戶與老用戶之間建立聯系,用戶也可迅速擴展自己的人脈圈子。
其次,社交屬性涉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衍生出更多復雜的心理,包括人們的攀比心理、希望獲得關注、追求成就感、榮譽感等。此類需求,在產品功能上可設計任務系統或聲譽系統,同時融合一些游戲性,來達到目的。
- 任務完成排名
有很多產品建立積分體系或用戶任務體系,利用排名、獎勵來激勵完成任務,提高產品活躍性。
2.粉絲量
顯示用戶已有的粉絲量,
3.點贊、喜歡、頂
通過點贊、喜歡、頂來表達關注,被肯定,被接納,被贊賞。
4.對用戶帖標簽:如徽章、頭銜(經理、大神、在V )
利用標簽體系來提高用戶的活躍度,沉淀忠實用戶群,用戶每完成一定任務量時獎勵徽章或賜予特殊頭銜,能很好的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及忠誠度。 - 建立等級系統:LV,VIP,成長值
通過等級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讓用戶有特殊待遇,滿足用戶的炫耀心里。
再次,社交屬性的更高層次需求,是信息與價值的分享。人類自古以來就愿意與自己的族群分享有價值信息,而分享的前提是信息是有價值的內容。因此,產品設計希望用戶能夠分享給好友,甚至形成病毒傳播,需滿足有以下兩點:
- 創造知識落差
提供的信息內容極具價值,讓用戶擁有越過別人知識的優越感。或內容足夠新奇,讓用戶擁有領先別人知道的自信,這些會本能的激發人類分享。 - 內容的趣味性
若提供的內容是極具趣味性和游戲性,能帶來快樂或挑戰,甚至這種挑戰的結果會在好友間進行對比,會引發好友分享。 - 可獲得利益
直接的發紅包、發代金券,直接的利益誘惑,引發分享。
因時間較短,整理較糙,請見諒。
有意見者可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