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3寫的一篇雜記,最近都沒時間寫,都在輸入中…
很久沒有打字了,今天鍵盤回來了,打字都有些手生了,想寫點什么,想了很久,名字取得這么隨意、潦草,因為實在不知寫些什么的緣故。
? ? 想起月中旬和朋友去藏山玩。去時途中的一路顛簸自不必言說,倒也分外感受到陽泉-盂縣處民風的淳樸。從太原做火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然后再坐從陽泉北到盂縣的公交車。女售票員略微發(fā)福,有著鄉(xiāng)下人的熱心純樸,說著陽泉話,同我們聊著藏山的景點及在哪換乘,她慢慢說的時候大部分還是能聽懂。后來車上人多起來,有年紀大的乘客上下車,她還忙著攙扶,除了嗓門很大,一直有條不紊的維持著車內的秩序。到盂縣城換乘去往藏山的公交車,愈發(fā)覺得這里的公交車真是有送人到家的便利。車子進到每個村落,然后再返回主干道,這一路到藏山就用去了一個多小時。
到了藏山才知道,趙姓是免門票費的。很遺憾,我們都不是趙姓,門票費蠻貴的。進入景點,到處都是'忠、義',路兩旁插滿的旗子,石頭上、牌匾上,隨處可見。我不由想到,很多人說國人沒有信仰。其實幾千年來,無論是哪朝哪代,哪個門派、教派,一直信奉的其實不是本尊,或者宗教,我們的信仰從幾千年來一直是'忠'、'義',這樣說也一點也不為過,只是現(xiàn)在我們確實把它弄丟了。'忠、義 '是敦促,也是束縛。
? ? ? 我們到了趙氏孤兒真正的藏匿地,進入'藏孤洞'時,兩旁的壁畫文字描述著程嬰等眾人為救趙氏孤兒,如何舍身取義,看著圖畫和文字更是讓人噓唏不已 。只是為救一個嬰兒,死傷者不計其數(shù)。甚至于程嬰都獻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我和朋友出現(xiàn)了以下對話:
我:程嬰真是了不起,為了趙氏孤兒,居然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命喪壞人的屠刀之下,還得自己親自送上的,得需要多大的心里承受能力,真是忠、義的典范,名垂千史。沒有程嬰就沒有趙姓,現(xiàn)在這么多趙姓,都應該拜程嬰。
友:嗯,一般人真做不到,誰舍得自己的親生孩子。要我是程嬰就不會這樣做。
我:也是,大多數(shù)人都做不到吧,所以程嬰名垂千古了,因為只有他做到了。
友:我覺得他太愚了,盡力去救了,沒必要舍上自己的兒子。
我:他舍了自己的兒子,救的不只是一個孩子,而是整個趙姓。
友:只是為了個姓氏,那就更沒必要了,讓自己的孩子改姓趙,不就好了。
我:可是有血緣問題呀。
友:現(xiàn)在誰還追究是不是血緣的,只要是趙氏姓在就行了。
我:~~~~~~~~~~~~
我怎么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呢? 我去蹲墻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