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這個盤踞在山東中部大地上,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岳之首”的地方,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
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又成為世界珍貴遺產。泰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
同時泰山也是佛、道兩教興盛之地,是歷代帝王朝拜之山。
徒步路線:紅門――中天門――十八盤――南天門――天街――玉皇頂――后山――桃花源――桃花峪
住宿:紅門國際青年旅舍
這家青旅就在紅門登山口下面,位置特好,適合窮游、約伴!我也是在這里結識了老驢友林強大哥。
2017年1月30日(大年初三)早上七點出發,前一天從旅舍老板那里得知泰山頂上下了兩天的雪,由于趕著去玩雪,紅門到中天門這一段無聊的風景和商業化的寺廟以及一些題字碑文全部都略過了。
從中天門開始正式踏上“雪山”。話不多說,直接上圖~(亮點在后山)
“十八盤”這里是泰山前山最難爬的一段路,臺階上的雪都已經凍結成冰,人走在上面特別容易滑倒摔傷,機智的我在這里選擇“狗爬式”上山法(手動滑稽)
用時兩小時五十分鐘到達南天門~~(南天門擠滿了游客,附一張遠照)
“登天門,則平壤矣,市而廬者百余家”
登上南天門后,由南天門向東到碧霞祠有一段街道,街道上建有酒店和很多商鋪,所以稱作“天街”。
岱頂天街,商鋪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風俗。
天街到玉皇頂這段,有著很多所謂“燒高香”的寺廟,熱愛科學的我對此不感興趣也不予以評價。
因為更吸引我的是山頂的積雪,附一組雪景圖……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霧霾”
泰山之“雄”聞名遐邇,“登泰山而小天下”,可惜如今社會現代化高速發展,空氣污染嚴重,登上山頂并沒有感受到杜甫當年“一覽眾山小”的那種氣魄,往下望去能夠明顯的看到一條霧霾與藍天的分界線。
當然這并不影響我們的心情,雪后的泰山還是蹦發出它獨有的魅力。
泰山玉皇頂海拔1545米,是泰山的最高點,山頂建有玉皇廟,廟里供奉著玉皇大帝(貌似很多山頂都叫玉皇頂……),廟前有一個“極頂石”,標志著泰山的最高點。
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自古以來先后有72位皇帝在這里舉行“封禪大典”。
泰山紅門登山路線是泰山最經典的一條上山路線了,也是歷朝歷代皇帝登山“封禪”所走的道路,大多選擇徒步登山的人都會選擇這條線路。
但是知道泰山后山和選擇徒步后山下山的人不是很多,泰山后山一直被稱為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天堂。
因為前兩天的降雪,泰山后山白雪皚皚并沒有遭到很多人為的破壞。我們一頭老野驢和一頭小野驢選擇了徒步桃花源方向(天燭峰方向大雪封山不能前往)。
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泰山后山的雪景美不勝收,更難得是后山的雪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模樣。
恍惚間,有種到了真正的雪山的感覺!于是我就在雪地里撒起歡來了……
走后山下來一個小時左右到達桃花源索道,原本抱著對后山好奇心的一些游客選擇了放棄,坐索道下去了。
我們繼續前行,桃花源這條線路并沒有經過多少商業開發,沿途更沒有補給點,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泰山原有的風貌。
走在后山的小路上,偶爾碰上一兩個零星的游客,打聲招呼,互道努力、加油!
雖然已經連續攀爬了六個多小時,眼前的美景早就讓人忘卻了身體的疲憊,正所謂“不作不死”“痛并快樂著”。哈哈……
下午兩點,到達桃花源?;旧虾笊降耐讲铰肪€已經結束,再往下就是盤山公路了。這時候,不管是做索道還是徒步過來的人都選擇了乘坐景區里的游覽車下去,結束這段旅程。
但是我和林強大哥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在景區工作人員那里打聽到其實還有一段長達十一公里的“步游路”,只是那里比較偏僻,鮮有人去,而且路途較長,很多剛從山上下來的人都已經身心俱疲走不動了。
然而這時我們經驗豐富的一頭老驢加上我這頭年青有活力的小驢又是一拍即合。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果然蒼天不負有心人啊,我們再一次用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從桃花源下來,這下徹底就剩我們兩個人了,我們沿著盤山公路邊一條山溪上的步游道一路向下。
(敲黑板~~!這里要注意了,喜歡徒步爬山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里。僻靜優雅,藍天白云、高山流水。實在是徒步郊游的好地方)
小溪兩旁的積雪上面只有小鳥踏過的痕跡,抬頭望去,太陽正在落下,它撒下的光輝剛好照射到結冰的水面上。美輪美奐的景色仿佛人間仙境。
其中一段周邊長滿蘆葦的水面冰結的特別厚,讓我想起了去年冬天里的納木措~
下午五點,回到旅舍吃飯、休息。圓滿的結束一天的旅程。
深夜,在回家的火車上我碼下了這篇游記。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不在于花了多少錢,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在一次次的旅行中,收獲了朋友、成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