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公交帶孩子出去玩,聽到同車兩個媽媽的對話,大致如下:A:聽說你家孩子畫的很好呢,老師表揚他好多次了!B:哪有,還行吧!
她滿臉的笑意和得意已經出賣了她內心掩飾不住的喜悅,可非要言不由衷一下。我在一邊清楚明白的看到了她的孩子在得到表揚時閃光的臉,已及聽到媽媽的回答時迅速轉為失落的表情,孩子的失落可想而知。頓時感到心臟收縮了一下,聯想到了自己小時候。
自己年幼時候受到類似的傷害非常深,以至于現在年近三十,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那份自卑還是如影隨形。
大約五六歲的光景,當時的農村農閑時候就是大人孩子坐在街上或者麥場里,大人閑聊,孩子瘋玩。一群人里總是有個特別機靈的,我的長輩在夸獎那個孩子聰明的時候總會順帶說上一句:可不是我家某某,不會說話還笨的要命,瞪著倆眼就知道吃。雖然年幼,自尊也是有的,總會臉紅難過的躲到一邊去悄悄抹眼淚,等心情平復了再繼續玩耍。
類似的事情幾乎是在我的童年反復上演。時間長了,再說什么雖然還會難過一下,但已經不那么放在心上了,因為自己也認為自己不會說話,不會看眼色,就是一有點缺心眼的孩子,一定要少說話。
小學時期的我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每當別人問起來,家長總是說也就中等水平吧,沒多好也沒多不好。其實那個時候我滿心期待,希望會聽到大人說我家孩子學習可好了,前幾名呢!只是希望總會落空。孩提時代,總會有很多夢想,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畫畫,和家里人說我想當個畫家!得到的回應是:你看你那樣兒吧!能的你!我的所有夢想說出來時得到的答案幾乎一樣。
一起吃瓜子,我喜歡邊剝邊吃,堂弟喜歡剝好攢了一起吃,那么,我那樣吃就是不好的,要向堂弟學習......
這樣的事情多的能寫一本書,回想起這些都會感覺到心痛,抑制不住的悲傷,不是我刻意要記住,是因為傷害實實在在存在,塑造了我性格里最大的缺陷:不是一般的自卑,映射在我生活的各個方面。
人多的時候說話就會臉紅、沒底氣,總覺得自己說的可能是錯的,一出現反對的聲音就會立馬否定自己,沒有勇氣立場堅定地和別人辯論過,不僅是覺得自己是錯的還因為長期不怎么表達自己,口才幾乎為零,明明心里想的很清楚,確在關鍵時候說不出口。
學習方面覺得自己能考第三就不錯了,第一我肯定不行,我做不到。不敢想也不敢爭。
后來參加工作,工資高的只是看看,眼饞,但是不敢上前詢問、投遞簡歷,轉身去找工資低、要求低的工作。走路從來都是低著頭,害怕跟別人對視,要是抬頭看見同事看我,就會立馬臉紅低下頭,走路都不知道該怎么走。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學習慢慢走上了管理崗位,完全能勝任,卻總是戰戰兢兢。
單位熱心的同事給介紹相親,說對方條件怎么怎么好的時候,我都會拒絕,心里不是不想見,只是覺得,對方那么好,肯定不會喜歡我吧?
總之覺得自己是個很差勁的人,不配得到好的東西,無論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慢慢醒悟過來,原來這些年我都沒有好好愛過自己,一直在委屈自己苛待自己。醒悟之后的調整,又是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這期間還走過不少彎路,比如用暴躁的脾氣掩飾自己的自卑。
我的家人不愛我嗎?不,他們很愛。但是吝于對我夸贊,羞于在人前表達對我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下意識的討好別人。或者當時自己滿心戾氣,正好撒在孩子身上。
相信不少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有這樣的經歷,在父母看來這是謙虛、或者一時情緒不好,小孩子也不懂什么。我想說這是什么屁事啊!有這樣謙虛的嗎?你覺著是在謙虛,可孩子不知道;你覺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可他已經會在角落悄悄為自己療傷了。
寫到這里,心情已經很激動,心口悶悶的疼,沒法思路清晰地往下寫了。
感恩孩子們的出生,在養育他們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育兒知識和他們一起成長、認真思考才得以發現問題的根源。所以,我不會再那樣對待我的孩子們,做得好及時表揚,弄砸了也不大聲批評,溫和的和他說是哪里不夠好,下次改正,就事論事,絕不說出否定他的努力和他本身的話語。
心里明明滿是贊美和賞識就大聲說出來,不要怕夸獎會使孩子驕傲,你的欣賞,是孩子前進的動力。一味打壓才是毀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