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一第一學期,學校女生排球賽。
我們班人少,也沒運動健將,拼湊而成的球隊訓練一周就上場了,有些隊員,比如我,直到上場還是沒學會接球,只學會了發球。
對陣班級隊員里有個女生,一看就很健壯,據說是對面班體育委員。在當時我們一群菜鳥看來,人家球打得非常好,好到一開場就贏了我們個2:0……
雖然賽前各種思想準備,可真的在球場上吃癟又是另一回事,我們互相對視一眼,只有低頭嘆氣的份。
終于輪到我發球,對方姑娘的興高采烈,在我眼里是撐眼珠子的囂張。看見她們體育委員站在后排邊上,心中不由生出一股壞水,瞄著她身邊地上的白線內側全力拍了過去。
對方全場齊聲喊噓:不用理它,出線了……
我們班,觀場的老師和同學一片安靜……
球落地了,因為技術不到,不是我最初設想的完整地落在線內,而是剛剛好砸在了白線上!
場上先是一片愕然,然后我們班的位置立即響起一陣歡呼!
球又回到我手上,看著對方體育委員一臉懊惱的樣子,我心里暗暗得意的同時生出一股狠意,再次對著她把球拍了過去……
其他人看球軌跡如舊都沒動,她或許以為我故伎重演但終究水平有限,不會再次打那么準確,晚一點接也不遲……
球落下,只是沒落地上,而是重重砸在了她額頭上……她“啊”叫了一聲,下意識抬手護頭,我和大家一樣都嚇壞了……我只是想砸在她身體上,沒想到砸在了頭上……還好,由于我是新手,力道不特別大,她并沒有受傷。
那個球,因為當時那一聲“啊”,大家都只注意人了,沒搶,我們仍然得了一分,可是這次大家沒為我歡呼。
比賽結束,據說對方隊員很生氣,要找我打架,那些天我遇到過幾次她們體委,卻終究什么都沒發生,而我從此得了一個外號,“發球機器”。
對那個女孩,我有些歉意,畢竟球場對陣,都是為了自己球隊,我針對她個人的敵意,不應該;對這個外號,我自覺那是一種贊美,直至現在,想起來還是會覺得自豪。
2
大二,體育課有個內容是學太極。
那個學期,每次上體育課都是慢騰騰的太~極~太~極~太~極~~~
在我看來,太極是老頭老太太才會打的,這樣一分一分的挪移對喜歡做快事的我是種艱難考驗。因為上課不認真,有次甚至被老師直接罰站……
考前最后一節課,老師看我打得七葷八素,無語了半天,悶悶撂下一句:我看你怎么考……
我那會兒還不服氣,心里話:一起考唄,反正大家一起,我就算有地方連不上,看看別人打的不也就跟上了,這有什么好擔心的。
可是考試一開始我就傻眼了:完全不是平時上課大家一窩蜂地打,而是三個人一組,一組組地進行。
輪到我了,硬著頭皮站上場,起式……老師是有意要給我一個教訓吧,安排同組的另兩個也是平時不好好學的……我們叁,沒一個能順當當地打完……
三個人群魔亂舞了一通好歹結束,你看我我看你灰溜溜地下場了。
在我全部課程成績里,只有兩門60分,《西方經濟學》,和這節體育課。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當初傻。
3.
學校近小山,山的一部分在校內。
從山腳起密密地栽了各種樹木,雖不多高大,給行人遮蔭足夠。
春花秋葉,絢爛蔭涼,晚飯前后只要有空我就喜歡順著山上的小路轉一圈。
那時我每天獨來獨往,用宿舍同學話說,我象貓,走路做事都沒聲,早上走時,她們不知道,晚上什么時間回來,她們也不知道。
可是我的情緒都寫在臉上。大二秋天,小山上的紅葉紅了,我很喜歡,每天看到漂亮的都會采集幾片,在山上呆的時間不免長了些,回到宿舍臉上一直都有微笑。
幾天下來宿舍的姑娘們以為我有男友了,問我,被否定,可是又著實疑惑,就派其中一個跟著我……
第二天,全宿舍出動陪我看紅葉
那是我們宿舍區指可數的幾次集體行動之一,現在想來,仍然清楚記得她們在山上的驚嘆和歡呼。
4
多年過去,還清楚記得宿舍里的擺設,每個人當初的模樣、愛好,那時的好些故事……
那些青春蓬勃的笑臉溫暖了我整個大學生活,惠及如今。
現在,我有意地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告之規則,陪同玩耍。
人在運動中得到的成就感和挫敗感比在其他任何活動中得到的都直接,那種當下立即的歡樂、懊惱、鼓舞會給人生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記,到老,到盡頭,一切的一切都仿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