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學習吉他的前提,一定要有一把吉他。首先,新手建議買個一般的,建議不要買太貴的吉他,買中等的吉他,因為當你長期玩的時候,吉他音色次,手感次,有差距,必須學會掌控和適應。
剛開始學吉他,建議先去書店買一本關于吉他的書,書會把學習過程分為幾個步驟,學習吉他首先要了解吉他的結構,包括弦的位置、如何排序、六種線譜識別法、和弦圖識別方法等等。按照書上所說的擺正姿勢,各種動作要領,不斷鞏固熟練,左右手要配合默契,更要注重指法。
接下來,學習吉他演奏和掌握琴弦的圖標,然后爬格子,爬格子是每個吉他手每天必練的項目之一,其目的是鍛煉手指的靈活與左右手的配合,有很多種練法。最基本的是彈1弦1234品緊接著2弦1234品,彈到六弦再反著彈回來。還有一種是彈1弦1234品然后是2345(此處是2品、3品、4品、5品)琴這樣上行,再反回。為了練習手指的協調性,很多吉他手還會彈1324,2413,4132等等組合。
練習的時候也有兩種方法練習。在所有六根弦上練習一種順序,上面所提到的基本方法就是在六根弦上,上行下行都彈1234、4321。在某一根弦上(通常都是一弦),練習一組變化,比如"1"打頭的這些:1234、1243、1324、1342、1423、1432開始練習的時候可能不熟練,可以邊用嘴說邊按弦。說"1"按下食指,說"2"按下中指,說"3"按下無名指,說"4"按下小指。
這樣用嘴說可以給腦子一個提醒接受的過程,漸漸的就可以練熟。每一種都可以打亂了來練習,不一定就是我寫的這個順序。還可以有規律的交替練習,比如:1234、4321、1243、3421,這樣相反順序兩種一起彈奏的排列。從有規律到沒有規律,彈到想到一種順序馬上就能彈出來的境界。這里單獨說一下右手,左手如上所述即可,右手一般是食指和中指交替彈,如果需要練習中指和無名指的獨立性,也可以中指和無名指交替。
之后就是掃弦,手指掃弦一般采用兩種手法:①大拇指掃弦,手指自然伸展,略呈弧形,所有反弦動作都用大拇指完成,這種手法掃弦聲音豐滿,整體性好,缺點是一來一回音色不夠統一且亮度較差。②拇指與食指交叉成“十字”,其余手指呈飛鳥狀伸開(自然并攏也可),下擊時用食指指甲背,上擊時用拇指指甲背。這種掃弦聲音清脆明亮、音色統一,缺點是聲音略顯單薄。
掃弦除了要把節奏掃準外,音色的優劣也是衡量一個吉他手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吉他愛好者掃弦時愛犯的毛病主要有兩個:一是聲音支離破碎,音色混濁,一來一回音色差別很大,特別是往上回弦時第一弦聲音特別突出,給人突兀的感覺。二是掃弦時右手手指沒吃住弦或吃弦不夠,聲音輕浮,缺乏張力。
? 正確的掃弦非常講究統一性、協調性。手臂、手腕、手指的觸弦角度、觸弦軌跡、觸弦深淺都直接影響了掃弦的音色。優美的掃弦需要以上各項都達到最佳狀態。掃弦時,右手的運動要以手腕為主,右手小臂因為手腕的揮動而被帶動。手腕一定要放松,但又應該有一定的控制,這是一個難點。各位要反復對著鏡子甩動手去感覺。直到你的手腕姿式很瀟灑,松弛而有彈性,而且又控制得很好,即為合格。手指指背與弦接觸的角度也很重要,這不應是直角,而是一個60度左右的銳角。形象地說,向下出弦時食指指甲(或大拇指肉墊)稍微向里讓一讓,向上擊弦時大拇指指甲也稍微往里讓一讓,“讓”的目的是顯了保證讓指甲背而不是指甲尖去觸弦。手指指甲背掃弦的軌跡應是弧形的,絕非直上直下。向下出弦時手指朝琴頭方向畫圈,向上出弦時手指朝琴碼方向畫圈。手指與弦接觸的深淺對音色影響也很大。觸弦過深手指容易絆在某根弦上導致聲音的破碎,過淺會吃不住弦,聲音便輕浮而缺乏張力。
切記,和弦的音響效果應是整體的,掃弦的感覺應是“一片一片”而非“一根一根”的。這需要多動腦筋、多練習。
練琴時間:一天集中精力練15分鐘。一般地,無名指按壓的練習時間要多于中指按壓的練習時間,而小指按壓的練習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增強弱手指按壓的力量,使各手指的按壓力量盡量平均化。另外,如果彈鋼琴,只彈吉他,就用不著練右手的小指按壓。正式曲目的指法編排中,除了考慮音樂需要,一般也要考慮平均地使用各手指,使各手指的點擊率不要相差太大,否則影響各手指的力量平均。
最后就是彈吉他的一些注意事項,按壓琴弦的手指,每個關節都要有一定的彎曲度,每一個關節即不要太伸直,也不要太彎曲,禁止同一個手指的一個關節很伸直而另一個關節很彎曲的不自然形狀。不要求用指尖按壓琴弦,而是用指肚與指尖之間均可。按壓的手指,應與琴品平行。左手撥弦的手指,要求指尖(指甲)要與琴的指板和琴弦都垂直----難度恰在這里----左手撥弦的手指大關節幾乎負彎曲(即向手背方向彎曲),而左手相鄰的按壓手指的大關節是正彎曲(即向手心方向彎曲)---相鄰的手指神經完全反向用力,促使神經分開。
好了,以上就是我帶來的干貨。想繼續了解更多關于吉他方面的知識可以私信老師,老師會耐心為你們解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