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航有時會收到一些求助,但說真的,就一介草民,實在幫不了什么忙,對不住了。如果事件屬實,說道兩句,倒也可以。但有些事,我所想所思,可能也未必讓你滿意,還請諒解。今兒凌晨2時許,忽見有人給我留言:“航先生您好!有件事情希望您關注一下。謝謝您啦!賈永玉:是今年(2016年)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高考文科狀元!被中山大學錄取。但又因戶籍問題上不了中山大學!現在都開學半個月了!賈永玉一家人很是著急!請航先生您關注一下!謝謝您!”
怎么回事?我在網上一查,見四川日報記者阮長安、陽帆寫了個簡訊:“8月12日,今年巴中平昌文科狀元賈永玉,在收到中山大學錄取書后被通知“錄取被取消”。經查,該生戶籍為達州渠縣,學籍為平昌縣,按政策不能享受針對68個貧困縣的國家專項計劃。在已錄考生資格復審中,被取消入學資格。”又云:“目前,該考生已申請補錄到川內高校,現正按有關程序報批。平昌縣稱,涉及此事的相關責任人員,紀委正在調查處理。”
這事就有些復雜了。平昌縣,國家級貧困縣。你在平昌就讀,似乎可以享受那個“國家專項計劃”,也即高考照顧性錄取。按那政策,你是被中山大學錄取了。可后來又發現你的戶籍在渠縣,那你就是渠縣人。渠縣不屬于國家級貧困縣,你也就不能享受那個“國家專項計劃”。
平昌縣與渠縣兩地縣城相隔也就110多公里,兩地人民友好交流,通婚或易地工作與生活的可能性應是很平常的。老航不知道賈永玉同學是不是從小就在平昌縣長大成人,一直就當作自己是平昌縣人。若果如此,只因忘了辦一張平昌縣戶口,那就當真有點“冤”了。中山大學選錄取了你,又因戶籍問題取消你的錄取資格,那就真有些簡單粗暴。可如果是另一種情況。你的家人知道了有那么個國家專項計劃,曲意安排你到平昌縣讀書和參加高考,那就屬于小小的作弊。那樣的后果,也是你必須承擔的。雖然那并非你的責任,但那最起碼是家長的錯失。
但是,我看到的你的不幸遭遇卻有三點讓老航直搖頭。一是所謂“高考狀元”這個詞,本人十分反感。高考成績有些或然性,考得好有自己的努力因素,也有一些幸運成份,再說高考考得好,也只是一個人小小的勝利,不值得炫耀。而且,一縣成績最好,比之于一地市、一省乃至全國,也算不得什么了。
二是奇異的戶籍壁壘。北京最近都決定取消二元戶籍了,不再分什么城市與農村戶籍,全國已經有30個省市這樣做了,為何圍繞戶籍問題還有那么多名堂?既然城鄉戶籍差別應取消,那么,跨地域戶口遷移又何來那么多限制?有人說那樣會有不正常的高考移民。就讓他們移唄。一地移過來的高考移民多了,競爭加劇,那自然就不那么容易考學了。
三是那個國家專項計劃及分地區錄取照顧的奇葩規則。真沒必要搞那種照顧。有了不平等的政策必有對策,既是制造另一種不公平,也會給腐敗、鉆空子開后門。老航本人的體驗1977年恢復高考到整個1980年代,當時沒有那么多什么政策傾斜和地區的重點對待,也沒有多少莫名其妙的加分,便沒有太多的事。后來搞出越來越多的小名堂,高考變得復雜了。便人為制造出許多亂子來。
對高考制度,老航的看法是回歸簡單、自然。如果大學真變成具有真正大學精神的大學了,公平正義有保障,增加面試的權重,讓大學可以自主招生;如果還不具備那條件,就全國統一試卷,一律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沒必要以地區、民族什么身份來做什么限定及照顧。有人說有些地區、有些中學的學生就是能考得好,那可能是那兒的學校真會教,也可能是高考出題比較蠢。會教的中學必然有很多學生想去就讀,可以允許其擴大學校規模,變成超級中學。現在有些大學搞成有十幾萬在校生的高校,為何中學不可以?高考出題比較蠢的問題,是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但如果轉換觀念,恐怕不難解決問題。善于出題,能通過試題檢驗學生創造力與發展潛力的名師多的是。你不去用那樣的人而是用那些思維固化的傻瓜型教師出題,那當然只能出一些愚蠢的考題了。
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能夠考上著名大學,是比較關鍵的一步,卻又并非決定性的。有人即便沒上過大學,在初中畢業后就失去了繼續求學的機會,連高中都沒讀過,但憑自己的努力,照樣能夠成功。老航要說的是賈永玉同學,退一步說你已經很幸運了,根本沒有必要繼續糾結此事。如果我換著你,干脆就放棄今年上大學,重新復讀,到明年再考,考得更好。到時候,以更好的成績,堂堂正正考進比中山大學更心意的大學,豈不是快事一樁?當然,此事教育管理部門與學校是要認真檢討的,他們的失誤實在太明顯了。
“掃一掃”歡迎關注航億葦微信公眾號:poem1962,更多珍藏送給您——
42 3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