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如何更好地說服他人
42.鼓勵更易使人改正錯誤
人生,需要激勵與鼓舞;生命,需要陽光與溫暖;心靈,需要滋潤與滿足。
我們每個人都本能地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尤其在做錯事時,更希望得到朋友或親人的安撫與鼓勵,這是人之共性。但是,如果你告訴孩子或者他人:”你在某件事情上真是蠢笨。” 并對此橫加指責,挖苦,那么,你就差不多消除了他要做出改進的動力。把他的滿腔熱情結成冰。若是改變策略,寬容他人,鼓勵他人,使事情好像容易去做,使對方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去做,他對這事有尚未發掘的才干——他為了要爭勝就會終夜練習。
我國古代哲學家王陽明說過:“數子十過,不如贊子一功?!爆F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好孩子是夸出來,而不是打罵出來。
因此,鼓勵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門藝術,是進步的動力,力量的源泉。希望常常能給我們自己和周圍的人多一些鼓勵,這是最有效的良藥,看似平淡,卻無堅不摧。
鼓勵他人吧,這樣更易使人改正錯誤,成為前進的動力。
43. 學會給他人授權
在一次海難事件中,幸存的十幾個人擠在一只救生艇上。在海上漂蕩,僅有的淡水是大半瓶礦泉水,每個人都想立即把它喝下去。其中一位三十多歲的大個子男人更是死死盯著那半瓶水,隨時準備撲上去。船長不得不拿著槍守著這半瓶水。
后來,船長實在支持不住了,就把槍遞給大個子說:“請你把這剩下的半瓶水看好,那可是我們所有人的救命水!”
原來一心想要喝掉那半瓶水的大個子男人,孰料槍一到他手里,他突然感到自己偉大了。
接下來的幾天,他盡心盡力地看護著那半瓶水,每隔一段時間往每人嘴里滴兩滴水,而自己決不多滴一滴水。等到人們獲救時,那瓶救命的水居然還剩一點。
那個大個子男人被賦予責任后,馬上開始注意自己的影響,并嚴于律己,開始變得偉大和神圣起來。
由此可見,領導者要下屬擔當一定的責任,就要授予相應的權力。這樣既有利于領導者集中精力抓大事,又有利于增強下屬的責任感,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另外,獲得權威,這是人類的一種天性。
諸葛亮是蜀漢政權的主要領導者之一,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學術界有“蜀漢成也諸葛,敗也諸葛”之說,其中不善授權則是諸葛亮領導能力的最大缺陷。他本性謹慎,日理萬機,事必躬親,最終不但造成蜀漢人才嚴重斷層,“蜀漢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自己也落得個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的悲劇。
試想如果諸葛亮將眾多瑣碎之事合理授權于下屬處理,而只專心致力于軍機大事、治國之方,“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又豈能勞累而亡,導致劉備白帝城托孤成空,阿斗將偉業毀于一旦?
由此可見,合理的授權,永遠讓對方樂于做你所提議的事,有利于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下屬的工作熱情,增長才干,培養人才。
領導者若不授權于下屬,他不但無法充分利用下屬的專長,而且無法發現下屬的真才實學。因此,授權可以發現人才,利用人才,鍛煉人才,使領導者的工作出現一個朝氣蓬勃、生龍活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