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學敦品,敬業樂群,是一個人修養身心的身訓。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又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明曰: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他們都在說“勵學”的問題,學,并不是一時一天,一月一年的問題,而是一個終生的問題,荀子曰:學不可以已(停止)。學怎么可以停止,而為師者就更不可以停止,如果你的學停止,那么就會被社會所拋棄,就不能與時俱進,那么你怎么能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師呢。 ?一個人不勵學怎么能有敦品,不敦品,怎么能敬業樂群。所以學是為人之根本,但學并不是死讀書,而是讀好書,讀經典,那么看來我們的民族已經有所缺失,那就是缺少了一種善于自我修養的讀書精神。已存在著四個嚴重問題:一是追求享樂、玩物喪志,不好讀書;二是熱衷應酬、忙于事務,不勤讀書;三是淺嘗輒止、不求甚解,不善讀書;四是學而不思、知行不一,學用脫節。所以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理。易曰: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正是強調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性。不勵學,不能彰往,不能察來;不勵學,不能微顯,不能闡幽;不勵學,不能辨物,不能正言。自己不能正言,怎么能正他人之言,自己不能辨物,怎么引他人而辨物。時物常變,而自己不能隨物而查,那么自己豈不為物迷惑。自己尚在惑中,怎么能為他人解惑,又何能而稱人師,又何能敬業樂群呢?鬼谷子云:“知人始己,

?2 ?自知而后知人。”敬人先敬己,敬業先敬心,不敬己之心,從來沒有敬他人之心的。自己無樂的,焉能樂人,何談樂群。子曰:近者悅,遠者來。夫子告訴后人,己先悅,然后悅近人,再悅遠人。悅,人人欲往,而愁苦人人欲絕,所以悅己,則人人從之,人人愿與為友,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與民同樂,則天下大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紅樓夢讀后感/蔣勛聽後感/87版紅樓夢觀後感 聽了240個小時的蔣勛說紅樓夢,看了87版紅樓夢,也讀了已庚辰本為底...
    雲雨錄閱讀 1,050評論 1 4
  • aha,收獲太多,慢慢消化,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很重要!飛機上睡了4個小時終于落地成都,被通行的老大爺夸獎坐飛機就應該...
    hss_100閱讀 208評論 0 0
  • 2017.09.10 川川:媽媽,你怎么了? 媽媽:不開心? 川川:你為什么不開心? 媽媽:因為你剛才說討厭我呀!...
    川川故事集閱讀 210評論 0 0
  • 一個人的平凡和偉大 不是從娘胎帶來的 而是由后天所干事業決定 一個人一輩子 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這個人注定是失敗人生...
    秋AldrichB果閱讀 263評論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