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時候,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
長大以后,覺得孤單是很凄涼的一件事。
現在,覺得孤單不是一件事。
至少,努力不讓它成為一件事。”
時間讓人猝不及防,
一轉眼,就又到了年末。
這一年,你過得怎么樣呢?
是升職加薪實現了小目標,
還是經常加班到深夜,孤單一個人呢?
孤單,是什么呢?
孤單,
它沒有形狀,也沒有顏色。
它沒有年齡,也不會老去。
它無法觸摸,只能被感知。
那么這一年,
你有沒有感覺特別孤單的時刻呢?
18歲的你,
剛成年,對世界充滿好奇,
卻總被父母和學校的各種條條框框束縛著,
不準早戀、不準看小說、不準玩游戲,最后變成了只會學習的機器;
24歲的你,
畢業進入社會,沒有特長也沒有興趣愛好,
每天渾渾噩噩,在出租房和公司之間兩點一線,
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充滿迷茫和無奈;
28歲的你,
在奔三的道路上越來越近,
卻仍然是孤家寡人,
最怕各種飯局,父母三句離不開“對象”,七大姑八大姨“好心”幫你張羅,
就連同學會也變了味;
35歲的你,
事業有成,
買得起名牌包包,卻沒時間給自己買一張機票,
你把車停在樓下,坐在車里,然后決定給自己十分鐘的空白。
……
你看,無論人生的哪個階段,都會有孤單。
就像阿桑在《葉子》里唱到: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所以啊,不要害怕孤單,其實我們都一樣。
跨年,也需要一點儀式感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
儀式感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每個特別的日子,
都應該被賦予特別的意義。
就像那些電影情節,
似乎和那個人一起約定了某天,
他就會一直在你身邊。
韓劇《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當男主發現自己對女主的感情時,便約定“明天”再拔劍,卻一天天將“明天”拖延。
《請回答1988》中,長大之后的雙門洞五人組雖然天南地北,各奔東西,卻約定在“阿澤生日”那天再次相聚。
電影《One Day》里,艾瑪和德斯特兩人每年都會約定“一天”,不管晴天雨天,不管在哪里,都會見一面。
這些約定的日子,
讓人有了儀式感。
就像原先相冊里某張單薄的照片,
被鄭重表框放在櫥窗,
有了重量,也有了意義。
其實,對于跨年這個點也是一樣。
劃開2016和2017的界限,
也需要一種儀式感。
在這個特別的時間節點,
找一個人和你一起跨年,
就能多一個人陪你抵抗孤單。
今年的最后一天,我不愿讓你一個人
去年的跨年夜,你在做什么呢?
在家看電視臺的跨年綜藝,
一個人吃著超大份的火鍋,
還是在加班中默默度過呢?
而今年,SUGU想對你說:
無論你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
跨年夜,我想陪在你身邊。
2016年12月31日,也就是今年的最后一晚,帶上蘇谷精選的酒品,邀請身邊的伙伴一起跨年狂歡!
你可以在某座夜景迷人的山上,站在最高點就能俯瞰整座城市的夜色,一杯酒,一根燃起的仙女棒,邀你一起描繪2017的形狀,伴著星星點點,就能把所有的孤單和煩惱都忘掉。
或者是在某條浪漫小資的小馬路附近,這里會有一臺許愿的時光機,你在明信片上寫下新一年的愿望,放進慢遞“郵箱”,那么等到下一年的今天,它就會重新回到你的手上。
也可以在老城墻的邊上,當萬家燈火照亮千年歷史的古城墻,當夜空綻放出絢爛的花火,你可以用你的一個故事來交換一瓶酒……
帶上蘇谷的精選酒品,一起等待零點的鐘聲響起,向著城市夜空用力喊出新一年的愿望!
把所有的煩惱一飲而盡,
用歡笑和干杯開啟2017,
將這個跨年夜變得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