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不易,養孩子更難,陪孩子做作業更是難中難。 前段時間看一個帖子,有很多家長都在抱怨陪孩子寫作業太惱火,孩子拖拉,作業錯誤,講不清楚等等問題,還有一個新聞報道,某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氣得動脈痙攣進了醫院,類似的例子還有一些家長輔導孩子氣得拍桌子把手都拍傷了。還有一些家長甚至在孩子做作業時外出,只為避開孩子寫作業的那段時間。總而言之,陪孩子寫作業儼然已經成了很多爸媽生活的一道巨大的坎兒。有人歡喜有人愁。其實孩子的習慣只要從小好好培養,陪伴寫作業也不會那么痛苦:
一、保證孩子靜心
1.有一個安靜的學習場所。
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場所。在家里隨處做作業,這會導致孩子養成亂扔東西掉東西的壞習慣,還會因為坐姿不端正導致脊椎扭曲。有一個安靜的場所,可以讓孩子養成整理的好習慣,同時能夠安安靜靜的進行學習。
學習場所還要保證沒有零食和玩具,這些都是很容易讓孩子分心的東西,所以這些東西一定不能放在孩子的學習場所處。
2.回顧今日課堂內容。
通過回顧課堂內容,可以起到復習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起到收心的作用,并且也能夠保證作業更為高效和準確。
3.擬定作業計劃
通過擬定作業計劃,孩子可以理清思路,做作業時可以避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可以讓孩子有條不紊地完成作業。當按照計劃完成后將孩子也會獲得成就感。
4.大人也進行學習活動
孩子做作業時,大人切記不要看電視不要耍手機,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因為想參加大人活動而分心,也可以避免孩子因為覺得不公平而不寫作業。大人最好也能夠在旁邊和孩子一起看書,學習。這樣孩子可以很安心地進行學習。
二、大人耐心
1.面對拖拉時
孩子在做作業時,總會出現拖拖拉拉的情況,這個時候大人不要發脾氣,可以告訴他,到該睡覺的時候馬上睡覺,作業做不完,明天肯定要挨罰,自己承擔后果。父母說到要做到,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哦!
2.面對孩子玩電子產品時
很多孩子會沉迷于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視,總是一直拖拖拉拉不去寫作業,這種情況,首先家長不要當著孩子面看電視,其次可以和孩子商量看多長時間后馬上去寫作業。 這個時候的效果就取決于平時家長和孩子在一起是否講信用了。 說再看五分鐘就一分鐘不少一分鐘不多。說到做到。
3.規定時間完成作業
給孩子規定完成作業的時間,做作業不要翻書,不要中斷,一氣呵成,如果能夠準時完成是好的,如果提前完成則給予獎勵。
曾經看見過一個智慧的媽媽,她總是在規定時間后,對鬧鐘進行了設置,孩子發現自己總能提前完成,得到了獎勵,成就感爆棚,孩子做作業越來越快。很有時間觀念,可以學習。
4.檢查作業
很多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就會開始檢查,覺得這樣可以節約時間。這樣孩子其實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本來會做對的題也做不對了。做不對又要挨批評,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建議大家,耐心等待孩子做完,不要替孩子檢查作業,應該讓他自己檢查。 他不會的,家長可以講解給予適當的提醒,可以帶領孩子一起分析題干,但不要代筆。這樣孩子會逐漸形成自我檢查的習慣。對學習也大有裨益。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