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都是我最焦慮的時刻。因為要學習,每天早晨我一般5點半起床,寫作看書到七點,再給孩子做早餐,然后哄她起床、洗刷、吃飯,然后收拾東西出發(fā),坐輕軌去幼兒園,送了孩子我又急匆匆的趕公交車去上班。
現(xiàn)在孩子4歲半,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情感意識,會講條件提要求,她心情好時一切順利,她鬧起情緒就要折騰半天,一般鬧情緒的情況居多。早晨時間緊,經(jīng)常的情況是我心里著急得要死,她還不緊不慢的玩這樣耍那樣。
通過閱讀晨讀分享材料《如何才能不焦慮》,我開始思考我的焦慮到底是什么,我的焦慮來源于哪里。經(jīng)過思考,我發(fā)現(xiàn)我很在意“遲到”這件事,也就是材料里面提到的關切,我覺得“遲到”是一件很丟人的事,因為關切,所以焦慮。
而我焦慮的來源應該是外界的否定,我害怕自己因為遲到被領導責備,害怕自己成為領導眼中的落后者。
考慮清楚了焦慮是什么和焦慮的來源,我開始思考戰(zhàn)勝焦慮的戰(zhàn)術。由于我的焦慮來源于外界的否定,那么采取的措施就是要勇敢的溝通。
其實我們領導還是非常通情達理的,他們考慮到我們夫妻二人老家都在外地,沒有老人幫我們帶孩子,都非常照顧我們,平時也給我開了很多綠燈,開家長會或帶娃看病,只要請假都是同意了的,偶爾遲到,只要沒耽誤工作,一般都不會說什么。
這樣分析來看,我的焦慮主要還是來自于我的內心,我想做個強者,我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成為讓別人照顧的弱者。可家庭的現(xiàn)實情況又使我不得不低頭去接受這樣的照顧。現(xiàn)實中的弱與內心的強形成了具大的矛盾,這個矛盾使我處于焦慮之中。
歸根到底,我還是對自己的現(xiàn)狀不滿意,總覺得自己還可以做的更好,是完美主義傾向折磨著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完做好,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長處短處,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范圍,把自己能力之內的事情做好,接受自己暫時沒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努力學習,強大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與人合作,把自己無法做好的事交給別人去做。比如周末送孩子去上輔導班,現(xiàn)在我給她報了英語班、繪畫班,讓專業(yè)人士教她學些東西,在這個間隙,我就可以適當?shù)姆潘梢幌拢{整自己。
但早晨的焦慮,暫時只能靠自己慢慢調整了,還好幼兒園馬上要放假了,孩子爸爸要帶她回老家待二十天,我可以趁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