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之行,若有所思
昨夜風起,微雨寒涼,秋去冬至,夢回黃岡。
承東坡遺風,鑒生動課堂。我的黃州之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一、一見傾心,雋永深長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币粊睃S州,我便不自覺想起了蘇東坡的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貼》。追尋東坡遺風,蒼涼多情盡顯。
我懷揣一顆虔誠之心前來學習取經,清晨七點一刻,便早早來到黃州中學報告廳,以搶占靠前的甲等座位。授課老師的每一節課,每一次反思,專家的每一句客觀點評。我都不敢遺漏,仔細品味,慢慢咀嚼。
這次共觀摩了來自全省2017“湖北好課堂”中小學美術課的五節展示課。應該說各有特色,可圈可點,對這五節課一見傾心,被老師們的精彩與深度所折服。
初中段手工課《多變的立體造型》猶如一個溫婉女子,初見普通平淡,但隨著課堂的深入,蕙質蘭心,層層遞進,由風吹漣漪到波濤起伏,到最后之處,精彩綻放,笑顏如花。
高中段欣賞課《托物寄情》如穩重魅力的中年男子,對其深入剖析,不斷挖掘其內涵,從作品的題材,構圖,造型,顏色等,由一幅畫延伸到畫家的性格、情感。將畫家的精神世界剖析的淋漓盡致。
高中段欣賞課《民間美術》宛如一處美麗的桃源風景,空谷幽香,走進魅力十足的中華民間美術大寶庫,讓我也如學生一樣大開眼界,既增長了知識,又豐富了見聞。
小學段欣賞課《畫家梵高》內涵豐厚,老師其風采讓人折服,課件精美,語言精準,交流暖心,氣氛融洽。孩子們隨老師的步伐暢游藝術的浩瀚之河,隨意馳騁,欲罷不能。
小學段設計應用課《鞋的聯想》由內而外,都至純至真,準備充分足見其愛心,有“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之意境。作為她的學生是幸福的,作為她的同行,收獲是滿滿的。
二、春風化雨,求漿得酒
好的教育是什么?就是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生命美極了,當我們以敬畏之心,生動之語,好奇的態度,夢想的追求……去探索教育,研究教育,就會欣賞到它的豐富、它的深度、它的可愛!
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只是一個契機,一次心靈的觸碰,一次電腦重啟的瞬時激活。能做到以好奇的探尋,熱情的擁抱,足見求漿得酒。
(一)線:學生如風箏,在空中隨意翻飛,老師手握風箏線。
設計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就是風箏,他需要在課堂這片天空自由飛翔,欣賞滿世界的美麗風景,老師就是放風箏的人,任他隨意翻飛,得意忘形,但手中始終捏著一根線。
課堂屬于老師,更屬于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在老師的主導下,主動地參與美術課堂,在動手的過程中體驗美術的樂趣。
(二)點:難易適當,以點帶面,務實不貪多。
一節好課,難易程度的拿捏很重要,我認為,不要貪多,抓住一個點,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就足夠了。高中段的欣賞課《民間美術》內容就偏多,造成容量太大,所以要調高課堂效率,將課堂節奏有效控制,信息的傳播做到以點帶面,滴水見太陽。
(三)法:方法巧妙恰當,靈活多樣。
巧妙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方法得當了,興趣自然就調動起來了,教學方法的靈活與翻新,需要授課老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要做一個有想法的美術老師。一堂課的結構就如同一曲交響樂,起伏跌宕,才能動人。
(四)源:“為有源頭活水來。”藝術源于生活。
熱愛生活是我們的創作之源。美術要貼近生活,它源自生活,又美化著生活,所以在美術活動中,我們需要構建生活化的藝術教學情境,讓我們的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到美術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邊。
三、篤定前行,擁抱自己。
哈佛大學有這樣一句經典校訓:當你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我們無法回到過去,卻可以改變現在。心中有理想有方向,也許有人說談夢想太矯情,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夢想是奢侈品。但我想說的是,人可以偶爾迷茫,但不可迷盲。只要努力了,就問心無愧,夢想自然會不期而至。
教育的藝術需要熱情,需要勇氣,需要發現,需要自律,需要方法。有句話說的好,你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不會消沉;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不會懶惰;我很幸運,我是至小人,我每日與智者同行,和這么多年輕活力的人在一起我感覺自己充滿了活力。
時光未央,歲月靜好。讓我們活在當下,保持陽光心態。像阿甘一樣奔跑,像傻子一樣微笑,認真生活,用心工作。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讓我們以篤定的力量前行,去未來擁抱更好的自己!
贊? 評論 轉發
1人轉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