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計劃
- 生活任務:健身鍛煉
- 預計成果:鍛煉身體
- 預計時間:1h
- 實際時間:0645 - 0730,45m
- 執行情況:完成
- 學習任務:算法入門
- 預計成果:讀完CL 3.1-3.2
- 預計時間:2h
- 實際時間:0900 - 1100,2h
- 執行情況:完成,期間去郵局寄支票給Duke Energy交電費
- 學習任務:算法設計
- 預計成果:Lecture 07
- 預計時間:1.5h
- 實際時間:1100 - 1230,1.5h
- 執行情況:完成,介紹Single Source Shortest Path
- 系統任務:制定今日計劃
- 預計成果:今日計劃
- 預計時間:20m
- 實際時間:20m
- 執行情況:完成
- 系統任務:完成第37周回顧
- 預計成果:第37周回顧
- 預計時間:0.5h
- 實際時間:50m
- 執行情況:完成,發表簡書
- 系統任務:制定第38周計劃
- 預計成果:第38周計劃
- 預計時間:1h
- 實際時間:1h
- 執行情況:完成,發表簡書
- 學習任務:學習永澄文章2篇
- 預計成果:簡書文章1篇
- 預計時間:1h
- 實際時間:
- 執行情況:未完成
- 系統任務:今日反思
- 預計成果:今日計劃+反思
- 預計時間:1h
- 實際時間:1340 - 1400,1430 - 1500,50m
- 執行情況:完成,發表簡書
二、日常記錄
早餐:0645 - 0730,45m
午飯:1230 - 1330,1h
晚餐:2030 - 2100,30m
三、今日反思
- What:CY發現我在從頭開始做個人管理的時候,只是看幾篇永澄的文章,和被動聽了幾次CY講怎么做的操作方法,自己其實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但是我在整個過程中卻沒有提過什么問題。
- Why:這其實反映了我在被動的學東西,就像我們被動地去上課一樣。我覺得某些東西很重要,自己又不懂,所以去報名或申請學校,然后開始上課,開始上課后就把該怎么學,該學到什么程度,這些問題或思考都交給老師來負責,然后自己就坐等著別人給你安排進度、學習內容和檢驗方法等。我現在做的個人管理也是這樣的,我覺得個人管理系統很好很重要,學了會很有幫助,在CY的幫助下,我開始執行起來,開始了以后,我就按照自己自以為理解的方式做起來,這個過程中,自己雖然是在做事,但是很被動,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去思考這個過程每一步是為什么,建立不起前后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只知道盲目重復,不能以系統的方式理解它,不知道系統里各要素之前的關系。
- How:包括個人管理系統和各門學科,可以開始框架學習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在開始之前或開始階段,要用PORT澄清目標,想清楚目的、目標、成果和任務分解。在執行的過程,用框架學習的方法,先確立所有學習內容的框架,在有了框架了以后,大腦會主動把相關的內容補充到框架里面,進一步思考框架中的內容是否一致,有沒有問題,或者有沒有框架的某些部分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著重補充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而且在整個過程中,自己始終都在主動地思考,分析自己的現狀和想達到的目標之間的差距,在把內容補充到框架上的時候,自己也是在做主動有機的分析和學習的。
- What:下一步可以從用PORT澄清目標和構建框架開始,把個人管理系統、三門課(算法設計、高級數據庫和軟件工程)、自學的算法入門和構建概念系統的永澄文章學習這六個項目的目標澄清了,以及建立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