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金錢對我們沒有任何用處,除非把它花掉
貨幣的三個特點是:交易媒介、價值儲存、計賬單位。交易媒介可以拿來交換任何待售商品的某樣東西。作為價值儲存的工具,貨幣是可以暫時持有而不會失去有效購買力的物品。貨幣的最后一個功能是作為計價單位,意思是大部分商品的價格是用貨幣來衡量的。當要談現代社會的貨幣時,不應只想到鈔票與硬幣,應該想的是銀行賬戶。
銀行是金融中介機構,銀行接受存款且承擔放款,所以,它介于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間。銀行從承擔放款中得到利息收入,并付利息給存款人以及支付各種營運費用。銀行是通過放款的過程來創造貨幣。所以如果放款太多 造成總需求增加 會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造成還款壓力,所以放款要根據經濟形勢展開。
因為貨幣、銀行、貸款、借款密切相關,所以政府會想對貨幣量與放款量施加一些影響。政策制定得好,將有助于總需求在未來的增長速度與總供給和潛在GDP保持一致。這樣,宏觀經濟就可以保持平衡狀態,而且可以接近金發女孩經濟狀態——在這個世界里,每樣東西都恰到好處。如果銀行、放款、借款變得反常,以致總需求下降,跟不上總供給的步調,就可能出現經濟衰退或通貨膨脹。
30-中央銀行既有權力,也有責任
美聯儲(或任何中央銀行)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貨幣政策,這有別于國會制定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指貨幣供給的擴張或收縮,其目的是助長或抑制總需求。中央銀行有三個傳統工具,可在銀行與貨幣的架構內運作:法定準備金、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還有一個因工具,稱作量化寬松。
公開市場操作是指中央銀行購買或銷售債券,以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債券不是貨幣,不是M1或M2的一部分。銀行若把存款人的錢拿去買債券,銀行并不能貸出這些債券。若美聯儲購買債券,銀行就會擁有現金而非債券,而且可以增加其放款金額。這樣,銀行的放款量與信用就會提升,總需求隨之增加。如果美聯儲把債券賣給銀行,就會減少銀行的現金,使銀行放款減少,這意味著民間流通的貨幣變少,總需求會下降。
貨幣政策工具的最新方法是量化寬松,它可以用兩種方式來操作,其一是美聯儲可以把錢貸給金融市場的參與者。這些貸款通常是短期貸款,所以,在2008年與2009年初的金融危機期間,當一般放款來源枯竭時,這個方法可確保市場大戶仍有管道以獲得現金。這種量化寬松政策會在短期貸款清償后退場。.
以上總結:
美聯儲怎么控制利率?
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美聯儲實際上是鎖定一個特定利率,稱作“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聯邦基金利率是銀行同業間短期隔夜放款的利率,隨著這個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其他利率(例如車貸或房貸利率)會大致同步上升或下降。
31 你可以牽馬到河邊,但不能強迫它喝水
緊縮的貨幣政策減少了流通的貨幣數量,因此也降低了銀行的放貸意愿。此時,可貸放的資金總額變少且利率變高,利率變高又意味著總需求變低,也就是借錢買汽車、房子、工廠及設備的大額花費變少。這表示追逐商品的錢變少,且通脹率變低。當通脹率出現負數時,稱作通貨緊縮(deflation),意即貨幣的購買力不但沒有隨著時間變低,反而隨著時間變得更高。貨幣購買力變高也許聽起來不是壞事,但是,當通貨緊縮與利率相互作用時,會造成貨幣政策難以應對的經濟衰退。 實際利率(real interest rate)等于名義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減去通脹率。
貨幣政策也可以用來促進經濟增長。
32不用擴大貿易就能很富裕的國家根本找不到
一個國家在生產某商品或服務時,若生產力優勢最大或生產力劣勢最小,我們就說該國生產這項商品或服務有比較優勢。
這種相似產品的貿易,對兩個國家的經濟有什么好處呢?第一個好處是使較小的國家善用規模經濟。第二個好處是多樣性的利益。第三個好處,是使產業的專業化程度更高。有時,這被稱作“價值鏈分解”第四個好處,是可以促進知識與技能的流動。
衡量國界重要性的一種方式是把國界內(大都會區、州或地區)的貿易與跨國界的貿易做比較。有人估計這些因素的成本,發現跨國界可能使商品價格增加40%。簡而言之,跨國界的成本仍然是重要的,無論是好是壞,我們尚未接近一個無國界的世界。
自由貿易的公共話題通常是產品標簽的問題,而且緊咬著公平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