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先引用一下當前學生的一種學習的情況。
現在大學生衡量學習的效果主要實質在于就業,工作,還有收入這幾個因素。
而這些因素給我們的整體的呈現的情況就是:
就業難,工作崗位少,薪金待遇低。
而對于這個現象的判斷,我想在提出我的觀點和見解之前,先提兩個有關貨幣和價值的兩個概念。
貨幣就是,在這個市場之中被公眾和團體所認可的一個價值的等價符號和價值尺度。
而價格就是,最終呈現于消費者面前的價值的等價衡量的一個整體的表現。
那么我想就這兩個概念來看看咱們現在學習的情況與資源。
先看第一條,就是在我們的小學和中學的學習過程之中,分數和成績的考核就相當于一個價格在市場上體現價值的一種方式。而例子就是我們在班級之中的那種小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以及達到初升高,高升大的中高考。以及未來證書的考試,都是用的這種成績和分數衡量的一個工具,去顯示你在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上面的一個掌握的一個程度和價值。
不過這種價值的尺度衡量主要的作用是將無形的知識和技能變成一個可見的,可以評估的一個數據,從而通過這些數據來決定我們前往社會的定位點,來發揮我們的作用。這只是顯示你的知識和技能的度量因素之一。
為什么說是之一呢?這個時候我們來回頭看看我之前引申的第二個價格概念所闡述的,就是說,這個度量衡是我們能夠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而在單一和穩定的環境之中,其所影響的因素也是很單一的,這個就很像我們的小學和中學所學習的環境。我們做的只有發奮圖強,努力的做習題,從而去考取我們所希望的學校和班級。而這個之一則是參照于小學和中學之后所迎來的大學和社會的生活與環境。而影響第二個環境的因素和變化也就很多了,所以就需要有很多的價值尺度的衡量和轉換來去比較全面的展現當前我們所遇到的社會環境的情況。而這種大棚式的因素和環境情況,在放到以后的社會生活之中,是非常容易吃癟的。
而這個例證我們可以來看看歐債危機這件事情,歐盟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其中最慘的要數希臘了。其中的一個因素是當時大多數歐洲國家將自己的資產和經濟放到了龐大的通用的金融系統之中。而這種資產則是一種流動的資產,所以一旦系統受到波及,那么全部的客戶多少會遭到影響。而在歐洲的國家之中,德國受到的波及是最小的。因為德國是將他們的資產和經濟依托于實業和不動產上面,其相對于其他國家的金融體系是一種隔離的狀態。因此才會避免這次浩劫。
在這里我們可以來從這種角度來看當前的教育與技能和知識評定的情況,我們的學校和教育就是變幻莫測的經濟市場,而成績和分數則是像一個通用的金融系統。但是如果外界的因素一旦介入,比如國家的分數的政策的改變與影響。那么我們的學生依靠分數作為知識和技能的價值就會受到的波及很大了。而很多一部分人已經深深的依賴于這種評定知識和技能的系統了,所以他們所受到的波動就是很大的,也是很不穩定的。而社會真正需要的就像是德國的那種產業和實業的落實型的知識和技能。而不完全是分數和成績這一個數據的表現。而貨幣會通貨膨脹,也會通貨緊縮的。
那么我們現在來看看將分數視為一種寶,并且報各種補課班和學習班來提高分數和成績在市場上面就像是。我花大量的資金和價值,去購買一種股票,將它的升降值寄托于股市的變化。
這就相當于一種市場上面的投機。
而關于投機,我想舉個歷史上的例子,也就是,“郁金香泡沫”。
因為在當時的荷蘭,郁金香花少,生長周期長,而在上層社會之中又有極大的需求,所以在這個時候郁金香花種就不是一種商品了,更多的是作為衡量價值和投機股票的一個象征了。因此荷蘭當時就掀起了炒作郁金香的價格的浪潮。而這個花種的價格甚至有時候到了五千荷蘭銀幣一個了。
而這種商品的投機浪潮,必定會像泡沫那樣灰飛煙滅,所以在炒至風口浪尖的時候,這玩意的價格也就一路暴跌了。而那些盲目投機的人也成為了這場風波的犧牲品了。
我們再將目光回到學習的方法和認識能力和知識的方式上面,大家對于成績的一個認可與采納,甚至是一種狂熱的追求,這就給了那些專業提高成績的補課機構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而家長在不了解自己孩子真正所具有的能力和優勢的前提下,就去將孩子送入了這些專門提高成績的補習班。這也挺像上面所說到的那個郁金香的投機的方式。就是將孩子的知識和能力的價值,通過補習班的培養,轉變為大家現在所認可的成績與分數。但這種成績和分數在相對穩定和單一的環境下,是一個很好的價值尺度衡量,但是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那么他們所受到的波動將是非常大的。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和犧牲。
而對于學習和成績的一種投機的培養也未必是一個壞的事情,因為培訓班的那種快速記憶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和經驗,在無形之中達到了另一種效果,就是有了一個強大的知識積累的根基和發展,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汲取知識和能力的養分。而這種方法和經驗則會在未來的能力和知識的落實上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
我想在接下來把小學,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大學,社會的學習環境說說。
小學和中學的環境,就是冬天的蔬菜大棚式的環境。是一種達成單一目標的環境,它是一種影響因素小的,資源和土壤趨于理想化的環境,這個的話就有點類似于生物的理想種群增長圖,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J字型圖。那么我們在這種環境之中集合的是優秀理想的資源與理想和高效達成單一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從而去高效的單一的完成一個目標,而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所需要考慮的因素是非常少的,很多的主動權是決定于我們自己的手中。所以在這種環境之下,我們達到一個高質量的成績和分數,取決的主要因素就是:只要你努力,肯吃苦,一切都可以達到的。
而在大學和社會的學習環境下,則是一種真正的自然環境了,是一種達成的多種目標和進程的環境。而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看似是要實現我們要達成的主要的目的和效果,但是又從其他的客觀方面推動了其他進程的發展,例子就是二戰,主要的目的是征服與殺戮。但是又從客觀上面促進了軍工和科技的發展,以及打破了世界原有的政治和經濟的格局。這就是一個多線程,多目的的體現。而這些有很大的因素正是你將你的價值做出了不確定性環境的適應的體會才會實現的到的。而嚴復先生在《天演論》里面的“適者生存”就是很適用于解釋這種單目標的環境和多目標的環境生存的法則。而在這種環境之中,單一的成績和分數也就不再適用了,相反的出現了貶值的情況。當一個物體的成分的組成含量不再單一的時候,那么相對于這個物體純粹的時候,這種純粹的物質也就沒有原來的地位高了。而在這個時候像德國的那種將資產落實到真正的實業與不動產上面,則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而之前所提到的適用于多目標環境之中在能力與優勢,它的形成可以涉及到一個定律,那就是“一萬小時定律”。其中的發展的歷程可以說從好奇到興趣,再從興趣到能力和優勢。而好奇心的形成就是像我們在有底線約束的,自由寬松的環境下探索和認識周圍的一切所形成的。而這種很多的好奇心,會演變為三分鐘熱度的很多的興趣,而很多的興趣,經過一萬小時的篩選,則會形成自己真正的那種不可取代的能力和優勢。
而最后,我想引用我原來說過的一句話,來結束這個學習與資本的看法和認識。
在這個風起云涌的時代,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點,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優勢,來創造不可取代的價值,從而做到“處波瀾而不驚”實現我們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