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央視《足球之夜》采訪了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李毓毅表示:“中國足球的落后主要是中國足協管理上的落后。”
一言基礎瞬間成為了熱點,這是足協第一次公開認識到并承認自己的不足。網友們紛紛點贊,說足協終于開竅了,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坦言中國足球有希望了。
對于中國足球落后的現狀,李毓毅表示:“中國足球的落后啊,它主要是中國足協管理上的落后,第一不科學在哪里,2017年的工作,他2017年才開始布置,人家怎么做啊,沒預算。第二,我們這個國家,人家回去匯報,討論,掉過頭又半年,就沒有預見性,沒前瞻性,工作搞上去,預見性很重要,前瞻性很重要,你沒有前瞻性和預見性,你怎么弄?所以這個落后是中國足協落后,中國足協管理水平落后。”
對于新政,廣大的球迷不可謂不了解,年初:外援一場只能上三人次,每場必須強制上一名U23隊員,這個政策俱樂部勉強還是接受的。但是后來出臺了升級版從2018賽季開始,中超中甲各隊在U23球員的使用方面,必須與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外援人數相同。此外限制外援的高身價,俱樂部出現虧損情況將再征收附加稅。
新規的出臺引來不少爭議。但其實,相比起之前的中國足球曾出現的各種奇葩政策,這新政還真的算不了啥,我們盤點一下中國這些年出的奇葩政策,瞬時間天雷滾滾,保證笑不死你。
01?頭球一個算倆,前鋒門前挑球頭球射門
就在上個世紀80年代,還沒有進行職業化的中國足球就已經誕生了一條無比雷人的規定——頭球進球算兩分。當時中國足協認為,中國足球應當注重培養力量型球員,這樣一可以抗衡韓國、新西蘭這樣的力量派,二可以壓制東南亞和西亞足球。一時間,聯賽中各路前鋒單刀不射,到門前也要把球挑起來頂頭球,成為一道奇景。該規定也在實行一年后就宣布取消。
02?客場進球算倆,球員狂射自家門
早在1990年全國足球錦標賽中,使用了“每場比賽必須決出勝負,兩隊相同積分時客場進球一個算兩個”的奇葩規則。于是導致了一場滑稽的比賽。
北京對天津的比賽中,北京隊主場1:0小勝天津;在天津主場,兩隊88分鐘戰成1:1。按規則,北京隊即便再丟一球也能晉級,天津隊必須至少再進兩球才能晉級。因此,當時情況是:天津隊希望保住平局,將比賽拖入加時以獲得更多時間;北京隊為在常規時間內結束比賽,希望天津再入一球。于是臨近比賽結束時,北京門將直接棄門而出,北京后衛轉身倒戈,而天津球員則堵在北京隊門前,奮力擋住北京隊射自家門。 最終,成功熬到加時賽的天津隊也未能再進兩個,北京隊成功晉級。
03 ?數字6、9定升級名額,兩數字難倒足協
1999年10月,乙級聯賽決賽在天津舉行。當時小組賽之后毅騰連鐵和綿陽豐谷并列第二名,但只能有一支隊伍晉級八強。當時的聯賽競賽部主任郎效農想出了高招,讓兩隊代表分選“單”和“雙”,然后再分別從0-9之間抽一個數,如果兩數之和為單數,大連隊晉級,如果為偶數,則四川隊晉級。毅騰主教練王軍先抽了個一張紙條交給足協官員,官員直皺眉頭這是6啊還是9啊,王軍答曰“9”,隨后綿陽隊總經理李海生也抽了個一張紙條交給足協官員,官員又眉頭一皺,“這是幾?”“機靈”的李海生連忙回答“是9”,于是依靠著個似是而非的9(也可能是6)綿陽隊晉級八強。
至今找不出比中國足協更睿智的足協了。
04? 足協玩起玄學,撲克牌定亞軍
2002年的甲A聯賽中規定,兩隊如果積分相同,勝負關系和凈勝球也相同,就將通過抽牌比大小的方式確定最終名次。最后,深圳隊和北京隊積分相同,在足協辦公室通過抽牌的方式最終決定誰是聯賽亞軍。最終,一開兩瞪眼,大小定江山,北京國安抽得梅花J,深圳隊抽到黑桃Q,以一點優勢奪取亞軍。
想要取得好成績,會打牌也很重要。
05 聯賽取消升降級,假賭黑蔓延滋生
為了沖擊世界杯,為國家隊保駕護航,在2001、2002年和2004、2005年,中國足協曾將兩次取消頂級聯賽的升降級。由于沒有了升級欲望和降級危險,聯賽質量明顯下降,并且成為了假賭黑瘋狂生長的沃土。時任足協領導閆世鐸,不僅險些摧毀了整個職業聯賽根基,也讓之后中國足球陷入了長時期的低迷,中國足球就此進入灰暗的十幾年,知道現在國足已然沒有太大起色。
06 輸球才能保級,上海躺槍丟冠
2003年甲A,由于上一年取消了升降級,足協推出開創性排名規則:上賽季排名乘以0.5,再加上本年度排名作為最終排名。
結果2003賽季甲A末輪,當時重慶力帆必須輸給青島,讓對手名次超過天津,重慶才能力壓天津成功沖超,這也就出現了十分荒唐的輸球才能保級現象。最后奪冠熱門的上海中遠“意外”輸給天津,以丟冠的代價才幫助足協避免了聯賽中“輸球保級”的尷尬。后來在2009年足壇反賭掃黑風暴中,重慶與青島的這場球被認定為假球,多名參與假球人員也因此鋃鐺入獄。
07?禁止球員留洋,想出國靠邊站
當說據說是為了所謂的“更好地備戰世界杯預選賽”,2001年足協下令十強賽前任何國內球員都不能去海外聯賽效力。
這紙禁令讓當時的中國國腳張恩華成為了最大的犧牲品。2000年底到2001年初,張恩華曾短暫租借英甲格林斯比隊,而且他的3個進球幫助球隊直接拿到5分,不過由于足協公布了留洋禁令,因此張恩華只能無奈地返回國內。多年以后,回想起當初的那段經歷,張恩華還十分遺憾地表示:“如果不是當初響應足協號召,我有信心在英超賽場上站穩腳跟。”
足協不讓你出,你就甭想走。
08?限制每隊國腳數量,國足主帥成判官
本著一花獨放不是春,要讓聯賽更激烈的精神,2004年足協下發轉會規定:如果一支球隊已經擁有4名或者4名以上的國腳,將不得引進國腳級球員。
于是就形成了當時國家隊集訓隊員如走馬燈般,到底如何定義“國腳”?俱樂部只能求國足主帥放過他們一馬咯。
09?上座率不足要罰款,俱樂部組織組團看比賽
2007年初,中國足協在香河召開中超、中甲老總峰會,足協紀律委員會秘書長馬成全表示為提高上座率,2007年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各俱樂部加大工作力度,推陳出新想辦法將球迷吸引到賽場。為加強約束力,足協設定了懲罰措施,中超委員會將出臺一條規定,聯賽平均上座人數低于5000和1萬人的俱樂部,將在年終聯賽分紅中分別扣除10%和5%。
盡管2007賽季,在這項政策的“刺激”之下,中超和中甲都出現了組團觀賽的現象,去現場的球迷人數是增多了,但是到時有多少真去看球的,就不得而知了。
10?分紅錢不夠,啤酒來充數
2009年聯賽結束,聯賽收入銳減,足協年初許諾的賽季分紅眼看泡湯,某啤酒品牌贊助商仗義出手:按既定分紅額度,全部以啤酒兌現!
很快,各俱樂部收到了年度分紅,每隊790件啤酒。一時間各俱樂部,娛樂生活變得無比精彩,炸雞啤酒小燒烤,一個都不能少。
11?中場休息半小時,蒙住雙眼不要看其它場次比分
為了在2010中超聯賽最后兩輪比賽中盡可能杜絕故意拖延開球時間、操縱比賽結果等現象的發生,中國足協想出了一個高招,那就是將中場休息時間由15分鐘延長至30分鐘,以方便8場比賽的下半場比賽能夠“同時開球”。此外,足協還不忘補充規定,“各個賽區都不能在現場播報本輪其他場次的即時比分”。
12?足協為恒大亞冠保駕護航,獨享7外援,其他隊靠邊站
2012賽季中期,因多線作戰導致傷病嚴重,廣州恒大在賽季中提出恢復7外援的“擴充外援政策”提議被通過;同時,由于除恒大之外的中超隊伍在亞冠中戰績不佳、早早出局,導致國內聯賽只有恒大滿足條件成為當年享受“7外援優惠政策”的唯一隊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2012年恒大提出“擴充外援政策”提案并獲通過的時間在賽季中期,同時提案獲通過后恒大將成為唯一的受益隊伍,因此提案受到國內多數俱樂部反對。但為了鼓勵恒大在亞冠爭取好成績,足協職業聯賽理事會仍舊通過增加聯賽外援名額提案,導致“7外援政策”存在較大的爭議。
其實出了這些奇葩的政策,足協還出國很多,比如球員掛牌制度、禁止外籍門將、強制U20上場等等,每一項規定都讓中國足球在前進中受到了阻礙。
盤點這些奇葩的規定,希望足協能夠真正的覺醒,為中國足球實實在在的做一些事情。有一些計劃,有一些正向的行動,希望中國足球走向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