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是什么?回到土生土長的地方,總在尋找熟悉的味道,或許是飯菜的味道、或許是交談的味道、或許是家音的味道…
足球場塑膠跑道的味道—此次回家,比較驚訝的是家鄉竟有了體育場,天氣似乎比較給面子,沒有大太陽,吹著微風,綠蔭草坪上,玩耍的小孩、休閑的大人,當然,這只是體育場一角,還有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網球,籃球場,天氣不熱,似乎更適合出來活動筋骨,每個場地都充分利用,頓時感覺這個小縣城前所未有的充滿活力,記得那時上學,操場要不是土地,要不就是炭渣的,跑個步,塵土飛揚,連鼻孔都是黑色的,綠蔭草坪操場或許只在電視上見過。前兩天和朋友聊合陽人,貼上的標簽是“愛管事”、“愛嘮叨”、“沒追求”等…對于其他標簽,我未反駁,“沒追求”這個標簽我不是很認同,追求是建立在物質或遠見的基礎上,合陽就那么點大,基本設施也就那些,人們沒有更高追求的基石,這次體育場免費開放,也算民生工程的一件善事,頓時覺得人們的精神生活富足了。
當然也有些不雅行為,例如小孩在草坪上打滾,甚至有大人肆意睡在上面,可能是通過這樣方式表達他們對這片活動地方的喜愛,但表示真欣賞不了!
送別的味道—每次回家,總會召集舅舅、小姨等一大家子親戚在一起吃飯,這次也不例外,老媽做飯手藝不錯,一大早就被叫到大舅家做蒸面,十幾口人的飯也不是那么容易做,關鍵是做好,符合大家的口味,做飯這門學問也不是那么簡單,以后再向老媽討教。玩耍了一會,12點半開飯,味道依舊,味蕾得到滿足,涼拌豆芽、筍絲,涼菜是絕對的拿手好菜。飯后稍許休息,就準備前往西安,最不愿看到的是眾人站在車前叮囑道別的場景,“車上熱了記得把外套脫了”、“到了記得來個電話”、“開車慢點”…一人一句,生怕漏了哪句,還有會再念叨五一放假就回來,繼續給你們做好吃的。這種送別的味道,有點酸…
父母這個與生具來的身份,他們總是在不求回報的付出著…他們的付出無法度量,只是心中的一個念想,愿兒女平安、快樂,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