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網絡)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 是19世紀法國杰出現實主義畫家,以描繪農村主題見長,他創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米勒出生于諾曼底的一個農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藝術啟蒙教育。1873年,他來到巴黎,受教于德拉羅什畫室,并在盧浮宮研究學習歷代大師的作品。1848年,他的作品《簸谷者》在沙龍展出。1849年,他定居于巴黎東南郊外的巴比松農村。在以后的27年里,他創作了一系列以農民的生活和勞動為主題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播種者》、《拾穗者》、《晚鐘》、《喂食》、《慈母的愛》、《倚鋤的人》、《牧羊女》等。米勒在“巴比松畫派”中具有深遠的影響力。他的藝術語言承繼了西方藝術的傳統,尤其受曼特尼亞、普桑和米開朗基羅的影響甚大。其畫風凝重質樸,造型簡約。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幅畫你怎么看?
我覺得美之美矣,……。
昨天聽課,講到……,嗯所以……
后天我再看,會不會想不起我省略到的文字?我發現我的膽子小融入了我的各個方面。有時間看看美術史,總結下畫派,什么印象派,什么巴比松派,野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