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個朋友說喜歡上了公司的一個女孩,但是她有男朋友,也是他們公司的。他已經(jīng)表白,女生男友也知道,微信已拉黑,問該不該繼續(xù)追那個女生?怎樣追?
從道德原則角度,追有男朋友的女生,無異于第三者,破壞別人感情;從愛情角度,碰到自己喜歡的人,如果不去爭取,錯過了,該多可惜。兩難問題。
最終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去光明正大地競爭。
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淌這趟渾水,再喜歡一個人,只要他有女朋友,我絕對不會去表白。但也許男生女生本就不同,別人的選擇,我尊重。如果實在不能放棄,那就只能遵從自己內心,大膽地去爭取了。
第二個兩難問題是,在自己喜歡的人拒絕了自己的情況下,是該鍥而不舍,一棵樹上吊死,還是該“聰明”點,轉而去追另一個女生。現(xiàn)實一點,大家都會選擇后者,能夠一輩子只喜歡一個人的人,恐怕屈指可數(shù)了,況且若是她一直都不喜歡你,難道真要光棍一輩子嗎?
我的朋友,就是在每個岔路口都選擇后者的人。追一個沒追到,就去追下一個,再沒追到,再換下一個。所以,我跟他說,我就沒覺得他有特別喜歡過誰,看起來不真誠,無法讓對方感受到真正的喜歡,沒有安全感,所以一次次地都追不到。
So, what can he do? I don't know.
第三個兩難問題是,如果那個女生比較我的朋友與現(xiàn)任男友,覺得朋友條件更好,于是跟男友分手,那么以后若是遇到條件更好的,會不會也這樣離開他?
我跟他說,還沒有追到呢,現(xiàn)在想這么遠的問題,是不是腦殘?
由此可見,某些男生與女生也有一樣的思維,想太多。
因為家境關系,和他相親的女生大都是愿意的,他也說如果追相親的女生會比較容易。在他看來,結婚要么為了過日子,要么因為愛情,而現(xiàn)在還不想將就,想追求愛情。
那么話說回來,他現(xiàn)在追的女生,如果答應和他在一起,就是源于過日子的目的,而非愛情,可是他的初衷卻是要愛情。
最后朋友決定早上去她家送早飯,我覺得正常人是不會接受的,如果接受,要么本人不太好,要么跟男朋友感情并不好,無外乎這兩種可能。
說到如何追女生的問題,在上學時候就是寫情書送吃的送喝的或者送禮物,那時候好像很正常,那么長大了呢,也是這樣嗎?感覺因為現(xiàn)在通訊手段太多,交流過于方便,反而讓人不太珍惜了。
如今,約會就是一起出去吃飯看電影或者旅行,其實很無聊。
男生追女生,剛開始聊天都會說“早安”、“吃過早飯了嗎”、“上班了嗎”、“吃午飯了嗎”、“下班了嗎”、“到家了嗎”、“晚安”這樣嗎?朋友說他也發(fā),對方不一定回,還為她找借口說也許在忙。而我打從心底覺得這種對話極其沒營養(yǎng),極其無聊,極其不想回復,沒有覺得他是在關心我,只是覺得這人沒意思的緊。應該要能找到對方感興趣的點,讓對方打開話匣子,這樣才行。
最后一個問題,我覺得偶像劇里很浪漫的情節(jié),在現(xiàn)實里若真的發(fā)生,會很可怕。比如一見鐘情:去市政府有事,門口的武警要你的電話號碼,你以為是常規(guī)手續(xù),結果他加你微信說看到你第一眼就很有感覺,果斷回復已結婚,拉黑。再比如公交車奇遇:一大媽跟你說看你很有眼緣,想讓你做兒媳婦,果斷下車,之后一上車就把戒指戴無名指。
電視劇總讓人覺得很美好,可是放到生活中,你真的會相信馬路邊上的一見鐘情嗎?真的會和陌生人談戀愛嗎?
如果防備心多一點,那么相親確實是最好的選擇,知根知底,但是這樣又帶有過強的目的性,也讓人不自在,像是一件商品,被別人在做等價交換。
這是一個朋友的困境引發(fā)的思考,世間事大多兩難,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選擇是對是錯,唯有更加勇敢,去面對,無論生活給了我們什么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