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小在農村長大,這一點我很自豪。農村的教育不是太好,這是肯定的了。當時的我只是上了學前班,就直接讀一年級了,沒有所謂的幼兒班小中大班。
?????? 我所理解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是一派胡言,自己不行還讓自己的孩子從小都沒有了自由,這是一種多么痛的領悟。當然了,這并不代表我的父母有多么開明與領悟,因為父母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拼命地賺錢,對于這一點我后面才理解,算來我也是留守兒童,小時候生活在爺爺奶奶身旁,現在想來,這是一種孝順,何嘗又不是對我的一種幸福呢,自己的童年雖然沒有那么的五彩斑斕,但是也算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 上學那會兒,不盡是那些快樂。依稀記得自己學前班也是被高年級欺負過的,那種滋味只有在自己上了高年級才能補償回來,這當然是后話了。小學沒少被分數坑慘,于是那時的我們都會自備好一直紅筆,因為試卷下來了,如果覺得不太滿意,那么紅筆就可以大顯身手了,當然了有的差距不是用紅筆就能修改出來的,可別露餡了。
?????? 小學三年級,老師要求每周一篇周記,大概是300字數上下。我記得我每周寫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都是一篇《摘李記》,每一篇都是講偷隔壁村子的李子的故事,每周記得換一個偷法或者是換一個小伙伴就可以了。現在想來,還是蠻好玩的。實際上,摘李子只是我的業余愛好之一,隔壁村子與我村子時代關系不是很好,那么我們也是做了點貢獻,現在回想起來。記得除了摘李子,我還采過甘蔗、桃子、橘子、葡萄、梨等大大小小不下十來種農作物或是水果,不得不說,那時的我活的最幸福,因為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供應。
?????? 農村的小學,不是很正規,可以說非常破。印象中,屋頂一遇到下雨天,總有幾個倒霉蛋就會不幸的感受老天爺的滋潤,因為屋頂總有幾處是破的。記得當時學校還盛興上早課,何謂上早課,就是起早過來早自習罷了。特別是冬天,我們需要四五點起來,起一個大早奔著去學校。現在想來,我真是佩服當年的自己,大冬天的還能四五點起來,簡直無敵呀。那么問題來了,當時的鄉下,可謂是設施簡陋,凌晨四五點,哪來的燈火照耀前方。沒關系,因為我們會自制火把。山上的松樹根,因為里面富含著松脂,非常耐燒易燃而且關鍵是沒有多大的煙火,故而成為了制作火把的理想材料,除了自備材料,我們還會制作一個小鐵籠子,只需要將燃燒的松樹根丟進去即可。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一片漆黑的鄉間小道,一群小孩成群結隊的拿著火把,猶如急行軍般在黑夜中前行,猶如一條火龍,好不壯觀。現在想起來,依然覺得那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經歷,而且是那種絕版的那種。當然了,那時候大的孩子還會惡作劇,時常不帶火把,然后自己偷偷的躲起來,就等著你闖入,待到那時,他會突然做一個鬼臉嚇你,我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樣的小孩內心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
?????? 四年級的時候,我們還處于懵懂 階段。但那時候已經知道站隊了。何謂站隊,那是因為年級出現了兩個老大,其實也就一個班級。兩個老大都想一統江湖,但是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只能各自形成自己的勢力范圍。想當初,自己還進進出出好幾回,跟兩邊老大的混的很熟。記得那時,我們還會在山上簡單的搭建自己的勢力范圍,其實也就是簡單的搭建了休息的地方罷了。回想過去,這段經歷未免在現在看來太多幼稚,但是對于當時的我,那是一片未開發的新大陸。
?????? 懵懵懂懂的上完了小學四年級,因為家庭原因,我就告別了農村,在縣城上完了小學。至此,我與我之前的小學同學斷了線。小學畢業,有一多半女生外出打工,她們要為家里輸入經濟來源。初中畢業,有一大半的同學自此步入社會,他們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工作在各種各種的制衣廠或者是電子廠。而當我考入大學,她們的大部分不是嫁做人婦就是有了幾個娃了,他們呢,不是在單身的路上越走越遠就是已經擔起丈夫的角色了。而我呢,依然在學習的這條道路上默默耕耘。這注定了我與他們已經是兩條路上的人了。我不想說,誰是誰非,誰更好抑或更差,因為,路是自己走的,至于走的多遠,那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
?????? 現在想來,農村那個同齡的小伙伴,如我再遇見你,我會如何應對,以沉默,以眼淚。
??????? 我想,我的回答是:錯過就是美好,相遇就是緣分。
???????? 因為,我們早已經是兩條路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