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上班開始,我每周末的時間都是預付給仔兒的,半天早教,半天游樂場,半天游泳館,半天公園或者大學校園。
“奔仔兒有個好爸爸”,老公只要不加班,我們就一起帶孩子去,甚至在我和同學去逛街的時候,他都會叫上老人們一起帶孩子去。
帶娃幫手多了,想法也就很難統一。公公應該是6w5,孩子出生之后,家里隔一段時間就會大變樣,原因是公公發現了好多有安全隱患的事物,于是或挪或藏或扔。婆婆明顯是腹區的,做事從來都是干了再想。老公也像腹區,行動力極強。而我自己是6w7,很多時候等我理清思路了,已經距離我開始思考的時候很久了。這一點,公公似乎也是慢好幾拍,不同的是,我很多時候會選擇隱忍,而公公會較真,刨根問底到全家人無語是經常的事。
學習了九型之后,我比之前更懂孩子一些了,能感受得到他受到的保護之下的層層束縛,但是當他表現得“不乖”時,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所有人打著愛的名義去鎮壓他。我很慶幸的是,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就遇到了林老師,認識了九型,雖然目前為止才剛學了點皮毛,但至少已經走在自我覺知的路上,強迫孩子聽從自己的時候,內心會有個聲音告訴我:你對他的擔心其實是因為你沒有安全感,對他的控制大都因為自己能力不足或者不夠自信。
這兩周陪仔兒在游樂場玩兒,當我看到他小小的身子小心翼翼地穿過“布條通道”時,驚喜又感動。之前總是跟著他爬上去,在狹小的空間里我略顯肥胖,跟著他爬上爬下,鉆洞洞滑滑梯,經是常開心大于疲憊。現在想想,應該是因為彌補了我童年的遺憾吧!
今天他玩兒了一會兒就坐在上面沖我笑,討好的笑,說著“襪襪脫,襪襪脫”,然后無視我的反對,很利索的揪掉襪子,扔下就跑了。“嘿,你個小東西”,我蹭一下就沖過去,想逮住他給他穿上,無奈好久不陪他上去了,磕了好幾下,等我上去之后,只有兩只小襪子在等我。頓覺很惱火,加上上周因為他光腳玩,晚上拉稀,鬧騰得我只睡了三個小時,我火速揪住他,摁倒在地,不顧他的哭鬧給他穿上了襪子。可是只要我一松手,他立馬就又脫掉了。僵持了一會兒,我伸手給他脫掉襪子,放他走了。沒想到他不但沒跑開,反而拉我幫他上滑梯,原來他是看到一個小男孩光腳從滑梯逆行上去,也想試試。我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賭氣不管他,沒想到他試了七八次沒成功,都不放棄。我再一次被他感動到了,踩在滑梯上給他助力,結果我也不能把他推到最上面,“老公快過來幫忙啊”,最后仔兒爹終于幫我們娘兒倆完成了小心愿……
后來,仔兒自己發明了新式玩法
爬上去再倒滑下來,滑的時候身體會有小幅度的彈跳,他玩了十幾次,樂此不疲。他的快樂感染到了我,讓我覺察到很多時候,與其說一些正確的廢話,不如“隨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