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閱讀是我閱讀英文原著的起始,自去年年底開始,每日按份進行,從未間斷,迄今已經(jīng)讀過65萬字有余。
最近因《DK經(jīng)濟學百科》已完結(jié),新的商經(jīng)類書籍《DK商業(yè)百科》還未開課,加上讀書營第八期也剛剛結(jié)業(yè),突然有那么幾天沒有任務(wù),便心底犯懶,一時暫停了英文書籍的閱讀。
床頭放了一本《HungerGame》,已有3月之多。原本是用它來醞釀睡前情緒的,所以每日只讀幾頁,到現(xiàn)在足足3個月了,還有30多頁沒看完。
昨日白天拿起了此書,趁著陽光正好,想下樓溜達溜達并把這本書讀完。
不曾想,才幾日不讀英文,便覺得有些生疏了。
還真是應(yīng)了那句話:“一日不練自己知道,兩日不練朋友知道,三日不練大家都知道。”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說,他在給別人講解的時候有這樣一種切身體會:
如果一周之內(nèi)他每天都講,連續(xù)講兩周,那他嘴皮子就特別利索,第一句話剛說出口,第三句話在腦子里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而且總能在記憶里搜到措辭最貼切的詞匯,表達得既流暢又精準。
但如果他兩個星期不做這種高強度的講解,就會很明顯地感到自己的表達能力遲鈍了,說話語無倫次,有的詞匯在嘴邊繞,但就是想不起來,有時候比劃半天手勢愣是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急得不行。
這么看,這個毛病不是我一個人獨有的,一般人都會犯。治療的方法也簡單,就是需要勤加練習而已。
韓愈也曾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也是在告誡我們,不可因一時貪玩而耽誤了學業(yè)、工作等。
各行各業(yè)均是如此,沒有例外。
還記得民法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最經(jīng)常給我們說的兩句話是,“記憶就是在簡單的重復中得到升華”、“重復是遺忘最大的敵人。”
他還說,等我們學完了所有課程會體會他的個中深意的。
果然,等我們聽完了第一遍課,感覺跟沒學過一樣;
聽完了第二遍課,有種感覺叫似曾相識;
聽完了第三遍課,才敢說勞資以前好像見過你。
大自然的規(guī)律也是這樣的,必要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才能成鋼、成金。
再拿寫作來說,寫第一篇時的情景永遠讓你記憶猶新,因為實在不知道該如何下筆;
后來,你咬著牙生湊,也硬寫出了幾篇交差;
想著實在沒有靈感了,想放棄,回頭看看自己立的Flag、申請參加的日更比賽,又暗搓搓地深呼一口氣,繼續(xù)寫!
進步于是就在每天的練習中得到提高。當你有一天獲得“日更20天、“日更50天”的勛章時,猛然發(fā)現(xiàn)寫作不再是一件令你抓人撓腮的事情;也神奇般,慢慢便打開了思路;似乎生活中遇見的每一件小事都能拿出來寫一寫。
然后你開始思索,如何將作品的閱讀量提高起來?如何獲得更多的點擊量?如何做成某平臺的大V?如何將來出自己的書?如何成為一名暢銷書作家?
此番種種,都在你的腦子里翻騰。
但有一個動作沒有停止,那就是堅持創(chuàng)作。
所以,朋友們,倘若你想在某一個領(lǐng)域內(nèi)有所建樹,記住千萬別停下來!
愿你早日百煉成鋼!
(本文結(jié)束)